关灯
护眼
    严兰珍带秦好来住了一个星期左右。

    一年前,被陵城百货辞退后,严兰珍花了很长时间去找合适的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后,90年代的大学生并不少,严兰珍高中毕业的学历没有半毛钱优势。对于她这样的人,工资最优厚的工作就是进厂打螺丝,但严兰珍不行。

    她有一个女儿要带。

    这一年来,正上小学的秦好学会了自己去上学,学会了放学自己回家,学会了自己去街上买吃的。

    严兰珍寻寻觅觅,去了一家酒楼当服务员,到现在做了有四五个月了。

    这份工作她短时间内不打算换了。

    工资不算高,晚上也时常要很晚才能回家,但这份工作有一个对严兰珍很重要的好处:包吃。

    大大解决了她们母女俩的吃饭问题。

    酒楼管员工的午饭和晚饭,每天下班后,员工还可以带一些剩菜和临期食材回家。

    明面上的规定是不行的,但不少员工都偷偷这么干。店长知道,厨师长也知道,对此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太过分就行,当做一种员工福利。

    于是,严兰珍把每天的伙食安排得明明白白:酒楼带回来的东西,现成的剩菜做自己的早餐——秦好的早餐是在学校吃的,食材拿来给秦好做午饭和晚饭,做好自己再去上班。

    秦好中午和晚上回来,只要把严兰珍做好的饭放进微波炉热一下就行。

    秦好上学的日子,严兰珍晚上回家时,秦好已经睡了。秦好早上起来出门时,严兰珍还没起床。

    只有在周末,秦好能跟妈妈一起吃一顿早餐。而严兰珍每到休息日,就会带秦好去满大街吃好吃的,报复性消费。

    奶奶邀请严兰珍去永镇参加秦家乔迁宴,严兰珍的第一反应是拒绝——脱不开身。

    她不想丢掉这份工作。

    这家酒楼档次高,食材品质很不错,最重要的是店长体恤员工,允许隐形福利。

    上班累是累了点,可做餐饮就没有不累的,胜在经营状况稳定,能给予她现在最需要的安全感。

    如今她干了不到半年,还没站稳脚跟,一下请那么长时间的假,她怕等她回去,酒楼里就没她的位置了。

    对于她这样的底层百姓,一份收入微薄的端盘子工作,也可能需要抢个头破血流。

    而且,秦好在学校请长假,老师也会有意见。

    但听着电话那头奶奶的声音,严兰珍的“不”字实在说不出口。

    说点现实的。秦家现在是她的房东,不收租金的那种。万一奶奶一怒之下,撕破脸皮把她们母女俩赶出家门,严兰珍哭都来不及。

    严兰珍倒不觉得奶奶是这样的人,但做人总归得留一线。

    牵着秦好来到秦家新宅大门前,看到又长了一岁的秦立跑出来喊妈妈和姐姐,严兰珍这一刻感觉,幸好来了。

    孩子长得真快。两岁和三岁,区别竟那么大。

    秦好一直跟在她身边,她没有留意过秦好的变化。就是会在某天猛然一个回神,意识到,啊,孩子长大了。

    这种时刻,才能体会何为“日月如梭,白驹过隙”。

    严兰珍抱起秦立,笑得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