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思月虽心有好奇,但也不必纠结于这事,谈论完,也就抛之脑后。

  直到诗会当天,她一边关注后勤,一边看着台上的热闹时,才发现萧景让是真的来了。但他用的是化名就是了。

  “花样还挺多的。”林思月笑道。这场诗会为安州吸引了不少游人旅客,多是有拖家带口来参赛的。

  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多了,就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争吵,连带着的两只宠物打架都能发展到主人们大打出手。

  对于这些纠纷,姚大人总是处理得又公正又迅速。

  谢亦他堂弟是诗会前一天才到安州的,谢亦说领着他转转,顺便带他去李娘子那里种痘。

  他堂弟摆摆手拒绝了:“等我要离开的时候再去。”

  谢悠然也是个半大少年,面目清秀,自信非常,但能看出本质不坏。

  见堂弟不敢去,谢亦笑了:“大家都种了,种痘前李娘子和她师父会帮你做个全身的体检,看看你合不合适种痘。”

  “你啊,就是怕吃药看大夫。”谢亦说:“祖父交待了,你要是想参赛,可以给你加个名额。”

  “之前不是不准我去?”谢悠然不在乎道:“又没有银子挣,不去。”祖父的题字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不吸引他。

  而萧景让则化名“李慕之”,林思月一直都觉得古人的名字文雅,只是,在她印象中,萧景让就是个武人,这样的名字,再看看台上的他,不由觉得有些反差。

  后来她才知道,萧景让的母亲便是姓李,为了在外行走方便,他冠上了母亲的姓氏。

  林思月突然想起,之前谢亦提起过,滇南李家是书香世家。不知道与他有没有关联。

  谢家祖父同她说:“李慕之曾是我最喜欢的学生,可惜后来弃武从文了。不过他这样有毅力的孩子,也坚持下来了。”

  “您单是为了谢小公子才来的吗?”林思月疑惑道。

  “慕之亦给我写了信,让我前来相助。”谢家祖父坦然道:“我数年前也曾来过安州,如今时日虽短,可也能看出,安州已大有不同了。”

  “以后还会更好的。”她是有这个信心的:“不过,您可不要因为李慕之是您的学生,就偏向他。”

  谢家祖父闻言却笑了:“诗会而已。”

  目前为止,她所能看到的,属于萧景让的长处,都让她觉得不真实,甚至是有一些危险。这些长处会让人沉迷,如果她一无所有的话,她也许会因为这样一场婚事而喜悦。

  也许,拥有无伤大雅的缺点,她才会觉得真实可爱。

  诗会前三甲的评判是谢祖父和姚大人的事,其实林思月要是真参加,她也是有好诗的,不过她可不想剽窃前人的成果,即便是另一个时空的,也不行。

  看着台上身着青衫的萧景让,她心中有些突有些烦闷,便转过身,想去小吃街那儿走走。

  结果,林思月发现自己根本就走不出去,台下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连小摊贩都挤了过来,因为是她亲自招募的,她对摊贩们的面容还有些印象。

  也是,一般都是开场前和开场后,生意才会扎堆而来。因为距离够近,她甚至能听到摊贩们的谈话。

  “你这卖得还不错吧?”

  “还成,你要不要也来一把爆米?”

  “那我拿青团跟你换,你要什么馅料的?”

  “挣了钱,我想给我家孩子也买本书。人家都说,那铺子里头卖的书和纸,都比外头的要便宜。”

  “太迟了!昨日就卖光了,小公子正带着人在造纸坊赶工呢,还说会另加工钱的!”

  “早知道,我就早些去了,我就想趁着这几天多挣点银钱。”那人懊悔道。

  她知道萧齐光这几日忙碌,她还抽了时间去造纸坊帮了几天的忙。如今这样的结果,也显示了他们之前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与凑热闹相比,她更想帮忙记账,早些把书院建出来。但两位大人说了,诗会也就这一天,她也不必老闷在书房中。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来参加诗会的人,被称为都城第一美人的季嫣然,她凭借一首咏柳诗得了第三名。

  柳树与这个季节,倒也算合时宜。林思月觉得也没什么可在乎的。

  在林思月心里,她一直觉得季嫣然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她两大概是天生不和,不是能互相欣赏的人。

  她拼命逃避不想出风头,人家却争得就是名声,安州诗会她会来参加,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她之前虽看过名单,但也许那时她关注的是萧景让,许是看漏了吧。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只要造纸坊的纸能卖得出去,谁得奖都无所谓。一旁的张文和倒是同她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