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一早,老魏头一声吆喝,伙计们各自起来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不多久,整个车队已经备好,又开始往前赶路了。

    时至中午时刻,车队才停顿下来,侯小风下车往前一看,见不远处山脚下连绵排着十几栋房子,靠近最外边的房子是一幢两层的阁楼,阁楼上竖着一面彩旗,上边画了一个酒壶,酒壶下竖写着“和义客栈”。

    和义客栈位于保定地界,保定自唐朝起就被称为京畿重地,自古就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说法,南北东西来往的人很多,而和义客栈的位置更是重中之重,不仅守着过往必须要经过的交通要道,更是方圆十几里之内唯一可以歇脚的客栈,经商的车队,驿站的跑马,护宝的镖师,过往的散客,甚至山匪马贼,都会在这里歇息补给,所以和义客栈不仅规模庞大,里边的客人更是鱼龙混杂。

    和义客栈起初并不叫和义客栈,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小茶馆而已,后来过往的人多了,周围又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便渐渐成了规模。因为这里各色人等都有,而且大多是江湖人士,发生点矛盾在所难免,经常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后来不知道店掌柜用了什么法子说服了过往的客人,于是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住进和义客栈的客人无论什么缘由,都不准在店里出手伤人,若是有私下恩怨,那也要另找地方解决。住店的客人大都是旅途劳顿,来店里图个清静,也都默默的遵守这个规定,这个小茶馆也因此取名叫做和义客栈,意为和和气气,义气当先。

    老魏头让伙计收拾好车马,一行人便走进了和义客栈里,因为正赶上午饭点儿,所以大厅里已是坐了不少人。

    这一行人刚一进门,就有个尖嘴猴腮的店小二迎过来喊道:“呦,酒爷您来了,里边请。”

    听到小二这一声吆喝,一个身穿灰色长袍,长的瘦瘦高高,一看就是店掌柜的人也迎过来说道:“酒爷,您可有些日子没来了,这趟是去哪里啊?”

    酒曲漫不经心道:“去趟陕西,你赶紧给我们安排个座位,弟兄们都饿着呢。”

    店小二连声应道:“这边请,这边请。”

    这行人跟着店小二往大厅里边走去,经过旁边的饭桌时,一个武师打扮的人笑道:“酒领队,早知道你来,我就不点酒了,看到你,我这酒就喝不下去了,惦记着你的好酒,我心里痒痒。”

    酒曲朝那人笑道:“这不是程镖头嘛,有些日子没见了,幸会,幸会,我这就叫人给你搬一坛云水谣去。”

    程镖头朝酒曲一抱拳道:“这么长时间没见,酒领队还记得我好那口,多谢,多谢。”

    酒曲回道:“客气,客气,程镖头先吃着,待会再找你细聊。”

    程镖头笑着点了点头,酒曲也点头回应了一下,便和一众伙计到了大厅里边。

    侯小风在心里暗笑道:“亏这人还是一个镖头,连被贼盯上了都不知道。”,方才在酒曲和程镖头说话的时候,侯小风就已经注意到程镖头身边的几个人。

    其中程镖头身后背对着坐的那个人别看长得白净俊朗,一脸的书卷气,可绝对是一个偷盗的好手,而那个人斜对面的小桌旁坐着一个连毛胡子和一个大牛眼肯定和他是同伙,这几个毫不相关的人,行外人自然看不出来什么不对劲,可侯小风见得多了,自然心中有数。他们这几人的座位安排显然是要演一出“耍猴戏”,这“耍猴戏”乃是几个人一起配合偷盗的一种方式,由几个人故意生出一些事端来引起目标的注意,然后再由主窃下手,一般用在目标周围人比较多,不太容易下手的时候,侯小风和小豆芽儿偷钱三爷玉佩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