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

    陈梦带着姜年开车到了一处高山之上,山下流水,山上清秋。山间晚来风,吹得人紧衣。

    “下车走走?”停好车后,陈梦转过头来,对着姜年说道。

    姜年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山上的人不多,长长的山道一时首尾不见人,惟见二人漫步于此。

    “为什么突然就对自己的过去好奇了呢?你不是前几天还在喊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么?“秋叶四散落,空山无人扫。陈梦踩在枯叶堆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要是赶上飞机,就不会想去了解这段丢失的记忆了,反正都是要离开的,记得与记得,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这段记忆,或许对你而言,十分的痛苦和不堪,你还会想要了解么?”

    姜年沉默了,他其实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去,或许十分的难以接受,他不清楚自己还有没有勇气,来面对这一段痛苦。

    陈梦见姜年没有继续说话,她也再着急,而是继续向山上走去。

    陈梦在一处亭台处停了下来,于此远望,江城秋色尽收眼底,山下流水潺潺声,击石声于山中绵连不断,秋蝉时鸣,惊鸟时起,落叶时散,清风徐来。

    陈梦突然来了兴致,头也不回的问道姜年:“若要只许你一个字来描绘这里的景色,你想的的是哪个字?”

    姜年思索了许久,美么?太俗,悲?的确,自古文人逢秋,鲜有不悲者,但从他口中说出太过矫情。

    “你想到的是什么?”许久之后,姜年反问道。

    “静。”

    “为什么?这并不算安静。”

    “你知道么,美国有一项心理研究证明,人是无法在绝对的安静环境中,感到舒适的。反而人们会显得异常暴怒和情绪失控,时间越久,失控的越厉害,后来他们给这些人播放了一些雨声,风声,等一些声音。很快这些人就安静了下来。于是她们给能让人安静的声响取了个名词——白噪音。在千百年以前的南北朝,诗人王籍就用一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全篇概括。”

    说完之后,陈梦又转头问道姜年:“你呢?想到的是什么?”

    “空。”

    陈梦听完这个字之后,就知道这场比试,是她输了,没有输在文采上,而是输在了心境。

    什么都先抛开,即使是单论字意,空可以解释静,静却不能解释空。凭此一点,陈梦就没有听下去的必要了。

    2

    “小年,等会客人可能有客人来,实在不赶巧,陈梦李叔叔那边又不得不去,只好委屈一下你,在家里等一会吧,我们回来给你带点,你有没有什么想吃什么的,跟阿姨说。”陈梦的母亲对着姜年说道。

    “不用了阿姨,我等会自己做饭吃就行,你们去吧。”姜年说道。

    此时的陈老爷子已经换好了衣服,从楼上走了下来。

    “走啊姜年,怎么还在这,是不是陈梦先走了?这丫头,算了算了,你坐我车。”说着就牵着姜年往外走。姜年想说什么却没插的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