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甫闪动着那双湖水般黑里透着深蓝的眼睛,直盯盯地看着徽宗,等着徽宗的应答。这样看似没有礼节、肆无忌惮地直视皇上,大概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诜,再就是王甫了。

    徽宗故意板起了面孔说:“那样的场合,那样的地方,你能喝酒啊?能喝得下去吗?能忍心破坏那样的氛围吗?不过,也确实是个遗憾。王甫啊,你比当年的王诜厉害多了,朕欣赏你,也喜欢你。嗯,朕同意你的意见,就这么办吧。”

    吃过晚饭,徽宗由杨光华、蔡京、高俅等一干宠臣陪着,一起来到了延福宫里夜市庙会的剧场。君臣一看,两个连在一起的硕大帐篷里面灯火辉煌,明亮如同白昼。徽宗左右环视了一下,就直奔自己的龙椅而去。龙椅的前面,是一张小叶紫檀的长几型龙案。龙椅和龙案都比地平面高出三尺多。徽宗坐在上面,自然就有一种高高在上威风八面的气势。徽宗的酒、菜,都单独摆在龙案上,由六个太监专门负责为皇上斟酒、上菜、布菜,杨戬负责为皇上尝菜、验酒,每上来一道菜、斟上一杯酒,都要先由杨戬先当着皇上的面分到专用小碟和酒杯里,由杨戬尝过验过,皇上才能放心地吃喝。这既是安全和卫生的需要,也是皇帝尊崇地位的体现。在龙案前面,是一张直径大约一丈、能够旋转的超大型圆桌。负责上菜、上酒等等事项的太监们,已经在出出进进、左转右旋的忙个不停。杨光华蔡京等重臣宠臣们全都在圆桌旁毕恭毕敬地垂首而立,静候皇上发话。

    此时,张宁向徽宗禀报说:“启禀皇上,菜上齐了,酒斟好了。”

    徽宗问道:“酒是什么酒啊?”

    张宁答道:“是绍兴的封坛古越龙山花雕酒。”

    徽宗一听,很是高兴,“好啊,好酒。各位爱卿都请坐,请坐。”

    随着徽宗一声令下,众臣纷纷落座。坐下后,徽宗致祝酒词说,“各位爱卿啊,有人给朕提意见,说八月十五晚上在万岁山顶没捞着喝酒啊,没喝上酒所以不尽兴,还不满意、有意见,并且发牢骚。所以呀,今天晚上呢,朕就请各位爱卿来喝大酒,噢,不是大酒,是美酒。这个酒可不得了,是咱们大宋最好的老酒,不知各位爱卿喝过没有?喝过的多不多?这里朕要给各位爱卿说,那个发牢骚的,提意见的,不满意的,他是谁呢?再等一会儿啊,朕要罚这个人多喝三杯大酒,大家说,怎么样啊?”

    高俅率先站起来喊道:“皇上英明,谁有意见就该罚,狠罚,简直是毛病,还敢对皇上有意见。哼!”

    蔡京见高俅发言支持皇上、声讨那个提意见的人,自己当然不能落后。在这种事上,自己如果落后,说明自己的立场有问题、自己对皇上的忠诚度有问题,因此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故意的拖着长腔说,“皇上,老臣以为,这个提意见发牢骚的人,定是一个不知好歹的楞头青吧?皇上在万岁山上祭月,大家都是参加了的,那是多么神圣多么隆重的仪式啊,那种仪式、在那种地方,那么神圣那么庄严,怎么能喝酒呢?这是谁,竟敢胡说八道?必须惩罚的。皇上,绝不可轻饶!”

    梁师成也接上说:“就是嘛,万岁山上那是祭月的特别时刻;再说是在山顶,还能喝酒啊,喝了酒怎么下山?喝了酒下山,皇上的安全谁能来保证?这是谁不知好歹不识抬举,不懂轻重啊?”

    童贯声若洪钟,说,“这家伙完全是胡说八道,我看应该把这个家伙拉出来,打他八十军棍,以儆效尤。”

    徽宗听着这些人七言八语纷纷表态,心里感到既欣慰又好笑,也确实高兴起来了,就用手做了个往下压的动作,说:“停,停!各位爱卿且停。要说这个发牢骚提意见的人嘛,也不是坏意。你们想啊,他要不提这个意见,你们怎么能来喝上这顿大酒,这等美酒呢?你们又怎么能跟朕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在这样一顶具有独特风情的大帐篷里,又是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来一个公众野餐呢?想想看,这是多么好的美事啊,你们应该感谢他才对,不应该声讨他,朕也不会惩罚他。”

    徽宗的这番话,把刚才发言的人噎得直翻白眼,没想到拍马屁又拍在蹄子上,被踢了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