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

    季伯符没有理会卢云华和崔民涤之间的事情,量完了尺寸之后,给了小厮五十两的订金,叮嘱完小厮将制作好的成衣送到鱼俱罗的府邸之后就离开了云华阁。

    离开了云华阁之后他无处可去,再加上心心念念鱼俱罗口中所说的奖励,他径直就回了鱼俱罗的府邸。

    太贵了!!

    以云锦制作的成衣,一件一百两银子。

    如果朝廷的赏赐没有下来,这个钱得让鱼俱罗来出。

    太贵了!!

    季伯符在听完小厮的报价之后心都在滴血,只是料子选好了,尺寸也量好了。

    他着实是拉不开脸面直接就走,毕竟人家给他的尺寸都已经量好了。

    季伯符在回鱼俱罗府邸的路上,内心当中莫名的觉得自己的脸皮还是不够厚。

    如果他的脸皮够厚的话,这个钱也就不用出了......

    回到鱼俱罗的府邸之后,他就坐在自己的院子当中,静静地品着茶,手中拿着一卷清静经不断的读着。

    摇头晃脑时不时的喝一口茶。

    下山之时他的乾坤袋当中带着许多的道门典籍,例如道德经、清静经等等。

    其中经义各不相同,但是却又都是对于道的描述。

    只是每个人看到的道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本经书都是道门先贤对于道的某一种视角和自己的理解。

    这些都对,但是却又并非全对!!

    对于著书的道门先贤来说这就是对的,但是对于诵读道经的人来说不全对,因为这是著书的道门先贤的道,而并非是自己的道。

    季伯符诵读经文,求的是在不同的视角当中看到自己的道。

    书读万遍,其意自现。

    他不求全盘领悟道门先贤们对于道的理解,他只求诵读千万遍,脑海当中偶尔闪现的灵光。

    那灵光乍现,便是他自己的道。

    自修行之初他就通读道经,但是皇甫清慧却从未给他讲解过道经,从未给他注释过。

    按照皇甫清慧的说法,道不假外物,你从中读到什么便是什么。

    旁人的解释也是旁人自己的理解。

    道不在言语之中,唯心尔。

    季伯符不懂,但也只能按照皇甫清慧的意思不断的诵读道经。

    七年下来,他好似从中理解到了什么,但是仔细一想却又好像没有。

    也许今日诵读的道经,在数十年后某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突然从中理解到了一丝至理,到那个时候连续不间断的诵读道经,也就有了意义。

    “小道长,小道长在不在?”

    鱼俱罗魁梧的身子和焦急的声音瞬间打破了这幅美好且和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