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深秋之夜,月色如银,洒在黄河波澜不惊的宽阔水面上,泛起一道道银色涟漪。

    船头劈开河水,发出响亮的哗哗声和船下传来水手摇桨的吱呀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陈望站在艨艟舰的最前端,看着茫茫黑夜,仿佛自己正身不由己飞进一座黑漆漆的无底洞。

    “平北将军,人已经在船舱中聚齐。”不知何时,辛恭靖来到他的身后,低语禀报道。

    陈望转过身来,缓步向船舱走去。

    进了船舱,里面充满了松油气息,稍显昏暗的灯光下,两侧黑压压的坐满了人。

    见陈望进来,众人纷纷起身,一起躬身施礼道:“参见平北将军!”

    陈望微微颔首,从中间走过,忽然看见拓跋珪正和贺蔚也站在里面,他伸手抓住了拓跋珪的手腕,拉着他一起走上了正中的座榻。

    此时的拓跋珪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陈望此举还是令他有些不知所措。

    陈望眼角的余光看着惴惴不安的拓跋珪,不禁想起了十六年前在洛阳的那个夜晚,自己的手腕也是被陈安叔父抓着,带到了主座榻上。

    在那一刻,他成为了兖州之主。

    (见第一卷25章)

    十六年后的今天,他也要扶立一个,不是一州之主,而是朔北霸主。

    陈望和拓跋珪并肩站在主座榻上,双手轻轻地按着拓跋珪肩膀,让他坐在了正中,然后双手做了个下压的手势,沉声道:“诸公请坐。”

    随着众人窸窸窣窣坐下,陈望依旧站着,看向贺蔚道:“请拓跋夫人回避,我们要谈政事!”

    贺蔚俏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一双丹凤大眼睛死死盯着陈望,充满了幽怨之色。

    半晌,她长舒了一口,屈膝下拜,一言不发,转身去了后舱。

    ——————题外话

    当着众人面,陈望这一对贺蔚不甚礼貌的举措,反而给年少的拓跋珪种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北魏的“子贵母死”继承制若干年后形成。

    而拓跋珪最终也死于这个制度之下,他至死都不明白儿子拓跋绍的弑父原因,“我要传位给你,你却杀了我。”

    《魏书·太宗纪》记载:“初,帝母刘贵人赐死,太祖告帝曰:‘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书接正题

    待她走后,陈望坐在了拓跋珪身边,借着因船颠簸而忽明忽暗的油盏光线,看向两侧众人。

    左上首依次坐着穆崇、安同、长孙肥、叔孙建,他们的后排坐着来自洛阳太学的张兖、崔宏、邓渊、李先、许谦、晁崇。

    右下首坐着李暠、杨定、辛恭靖、武壬、花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