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只可惜,天妒英才,十五年前,李岐山进京赶考,在进京途中被强人匪寇乱刀砍死。”

    李国昌叹息一声,眼神显得落寞。

    若李岐山没有出意外。

    怕是如今李岐山早已中举人,说不准还能够连中三元,成为这大乾金榜题名的状元郎!

    “岁月无情,十几年过去了,在这苏州城又有几人还记得李三案。”

    “沈姑娘所言不无可能。《相思》一诗真可能是李三案所作,只不过当时写下并没有公之于众。”

    李国昌表情正色。

    李三案李岐山的才华,他还是认同的,他也亲眼所见。

    不像这李平安,他真就听都没听说过。

    “怕是《大苏湖》这一首绝佳好诗,也是李岐山所作。”

    沈千秋又补充了句,内心有几分诧异。

    原来她那一位前未婚夫李平安的爹爹李岐山这般文采不俗,居然能够连中三案首!

    只可惜。

    人死如灯灭。

    这么多年过去了。

    苏州城早就忘记了李岐山这个人。

    目睹这一幕的陈若雨,表情愣愣出神,她一颗心不免也有些动摇了。

    诗作莫非真是李岐山所作?

    “轻眉,关于这事你如何看待?”

    一时间,陈若雨心情莫名烦躁,她只能够将目光落在柳轻眉身上,想询问询问柳轻眉的看法。

    柳轻眉面带微笑,眨了眨如秋水般的眼眸,反问道,“若雨,你想作诗之人是李平安还是李岐山?”

    “这……”

    陈若雨回答不上来,可却气呼呼用起粉拳敲打起柳轻眉如同白藕般的雪白胳膊。

    两女一阵偷偷摸摸打闹。

    但在场宾客却对李岐山的诗才大肆赞扬。

    显然都认定了。

    李岐山才是作诗之人!

    “王重,我所说的话可有错?李平安当真有诗才?你确定?”

    沈千秋脸蛋上泛起笑容,只是她的话却如同一柄锋利的尖刀,直刺进王重的心口,让王重真就是回答不上来。

    类似的问题,王重也曾经询问过李平安。

    李平安只是简单地说了句。

    “我们相识也这般久了,我有无诗才你会不知?”

    在王重潜意识里认为李平安是没有诗才的。

    无论是《大苏湖》,又或者是《相思》,很可能都是李岐山所作。

    想通了这些,王重满脸苍白。

    “好了作诗之人已见分晓,李平安确实无才!”

    沈千秋说出最后一句话,也准备将这事情盖棺定论。

    李平安哪有什么才华。

    《相思》就是李岐山的作品!

    独孤信满脸点了点头,觉得这沈千秋真是帮了他不小的忙,或许往后有机会可以提拔下对方。

    “你怎知李平安无才?李平安这人我见过,他确有才华,确有真本事。”

    这时,陈若雨坐不住了,她语气冷冽,声音清脆。

    随着她这么一说。

    宾客们又陷入沉默。

    对于这一位身份不俗,疑似为皇室中人的陈姑娘,他们可万万不敢得罪。

    先前一直絮絮叨叨说话的沈千秋也识趣闭嘴了。

    她想反驳陈若雨,可却不敢。

    独孤信脸都黑了,每每到了关键时刻,这表妹总是来找茬。

    “《大苏湖》这是应景之作,乃是当日李平安在大苏湖湖岸边写下。《相思》这乃相思之作,是赠予轻眉。两首诗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事出有因。莫要拿什么亡父作品说理,这简直在胡搅蛮缠、不可理喻。”

    “倘若,李岐山真做出了《相思》,早在十几年前就已传遍苏州!”

    陈若雨的话,字字珠玑,蕴含有几分道理。

    又让身为墙头草的宾客们动摇了。

    是啊。

    若李岐山真有这等绝世诗才,《相思》又怎么可能会在他过世了十几年后才问世。

    “表妹,有才无才,在作诗一首便是。”

    独孤信朗声说道,笑容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