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首先将那些喇叭都去掉,改成耳机,耳机这东西不稀奇,收音机上就有,只是,这录音机的耳机得是双声道的,也就是后世说的立体声。

    其次就是尺寸,陆乘风张开手掌比划了一下,前期可以咯大一些,三十厘米长,二十厘米宽的样子,功能键嘛,就跟那个大录音机一样,当然是单卡的,只要一个磁带仓就行。

    电源要两部分,电池和外接电源,这些大录音机上都有同样功能,只要微型化,大录音机用五号电池,随身听用一号电池,

    为了精简结构,缩小体积,电源部分可做成单独的,不用占随身听里的空间了,同理,将大录音机的录音功能去掉,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电路。

    重要的是外壳上要有挂钩,可是挂在腰带上,这样才名副其实。

    陆乘风这样一通讲,威廉一通狂记录,这家伙越写眼睛越亮,他觉得开发这些一点难度都没有。

    写完,他顾不上在混饭吃了,直接告辞,冲回公司去发传真打电话去了。

    回到公司威廉立刻将记录发回了美丽国,并且指示那里的设计部门立即组织电子类方面的技术人员,开始设计研发,务必要在半年之内将产品开发出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摩托罗拉的研发团队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跨界”研发工作中。

    他们首先着手改进耳机设计,确保音质清晰且具有双声道效果。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他们反复试验,优化耳机的结构和音质,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了满足要求的立体声耳机。

    紧接着,他们开始关注录音机的尺寸问题。在多次讨论和修改设计图之后,团队确定了最终的尺寸规格,既保证了携带方便,又不影响音质和使用体验。

    功能键的设计也经过精心考虑,缩小了尺寸,力求简洁易用。

    在电源方面,研发团队同样下足了功夫。他们仔细研究了大型录音机的电源,发现陆乘风的提示非常有道理,其实电源主要的是交流变直流,其中有个变压器,要是放在随身听里面,还真没办法将体积缩到最小,而且发热还挺厉害,没想到陆乘风先想到了做成外接的,既能减小体积,又能降低发热量,实在是一举两得。

    当然,挂钩的设计也是关键一环。团队对外壳进行了特殊设计,增加了一个坚固且美观的挂钩。

    至于线路板的体积,自然是参考大哥大的设计思路,能上芯片的就上芯片,这方面,他们找到了西部半导体,正好有跟索尼同类的音频芯片,一下子解决了问题,不用担心会被日本公司卡脖子了。

    研发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终于,在经过数月的努力后,他们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便携式立体声随身听,这个时间,比索尼公司提前了半年,而且,还在美丽国、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申请了专利,这可真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很快,威廉就和娄父,李超人三人组成了合资公司,先在娄父的电子厂里生产,同时在特区里建厂,等建厂完成后,整体都在大陆生产。

    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用户们纷纷表示,这款录音机的音质清晰、携带方便,而且设计时尚,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威廉和他的团队也因此名声大噪,莫名其妙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