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谷音琪赶在快递停运之前买了不少东西,社区的丰巢速递柜设在外围,包裹太多,她得拉上表妹一起去拿。

    一年到头,年味渐浓。

    有人暂时离开了鹭城,也有人慕名而来,这个城市无论几时都是热闹的,节假日更甚。

    老社区因为小店扎堆成群,最近成了网红点,有一些小红书博主还特地为它做了散步地图,此时路旁随处可见举着相机和手机的游客和博主。

    还有不少穿反季服装的商拍模特,手揸一咖啡杯,穿着短袖春装,或站或行,在湿冷冬日里也要笑得自然。

    纪莹捧着大大小小几个箱子边走边看,末了突然问谷音琪一句:“琪姐,你最近不用去当兼职模特了吗?”

    谷音琪心里突然“咯噔”一声。

    她同时做多份兼职还债的那段期间,做过两叁次平面模特,是一位自主创业的师姐做的服装品牌,薪酬中等。

    但拍了几次照后,她发现自己没什么镜头感,直接一点讲就是不上相。

    后来师姐还是多花点钱,找了专业的平面模特替了谷音琪的位置。

    下海后谷音琪还债还得比较快,不想让家人担心她的资金来源,就告诉阿嫲和纪莹,说自己有在做兼职模特,并把那几组相片给她们看过。

    她掂了掂手里沉甸甸的包裹,搬出想好很久的借口:“哦,大四实在太多事要忙了,我之前推了几个单,现在很少店家再找我了。”

    她现在讲谎话时很是心虚,总觉得屁股肉痒痒的。

    好在纪莹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换了个关于大学生活的问题。

    去了一趟沪市,女孩心里更是燃起了新的小火花,目光不再只局限于闽省内,她想试一把,狠狠冲一次沪市的985大学。

    谷音琪当然支持,她希望纪莹能往外飞,飞远一点。

    虽然途中肯定会受伤受苦,但飞行的时间长一点,纪莹的翅膀就能更快硬起来。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回到家楼下,见到正和邻居们在健身器材那活动腿脚的沉大妹。

    谷音琪唤了她一声,提醒她量力而为,不要一下子活动得太累了。

    沉大妹挥挥手,说知影啦。

    邻居胖大婶也让谷音琪放心,她们等会儿会陪阿嫲回家。

    谷音琪和纪莹回家后开始拆包裹。

    最大的两个纸箱里头是鲜花。

    大花蕙兰,朱顶红,蝴蝶兰,北美冬青,腊梅……都是红紫色系的花材。

    今年谷音琪想自己插两瓶年宵花,红红火火,拿个好彩头。

    其它包裹一一拆开,有散着墨水香气的手写春联和福字贴,有给阿嫲买的过年衫,有准备填满过年糖盒的干果杏仁和瓜子。

    还有一双新的老人健步鞋,款式比谷音琪之前买的那个品牌年轻不少,带定位功能。

    这是韩哲送的,说是他一个朋友以前投过的项目。

    谷音琪拍了张照给他发过去,「收到啦收到啦,等奶奶运动完上来,我让她试试。」

    再发那个小兔子敬礼的表情包。

    拆开最后一个包裹,是她订制的姓名贴,上面绣着沉大妹的名字和谷音琪的手机号码,还有一句「麻烦帮忙联系家人」。

    姓名贴可熨烫可手缝,谷音琪取了件奶奶的外套,几针就把姓名贴缝在衣服内侧领标往下的那个位置。

    纪莹自告奋勇,说衣柜里剩下的衣服都由她来缝。

    “好啊,那就都交给你啦。”谷音琪把针线交纪莹。

    她知道,上次没看好奶奶的事,纪莹还放在心上。

    谷音琪怎么有可能怪她,说到底,是因为她为了去找韩哲,才留下一老一少在民宿不是吗?

    上周从沪市回来的第二天,谷音琪就带了奶奶去见王医生。

    最终奶奶确诊患有MCI(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指的是患者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减退的速度与其年龄不相称,但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未达到AD(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简单的来说,奶奶目前的状态介于正常老化和俗称“老年痴呆”,两者中间位置。

    王医生对谷音琪及时带老人来医院就诊的决定表示高度赞赏。

    有很多患者家属疏忽大意,觉得记忆力退化只是老人“老糊涂”而已,迟迟不乐意带老人来就医,本来只是MCI,但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干预治疗,老人不到一年就完全认不得人了,生活无法自理,情绪更是大变。

    他让谷音琪不用太忧虑。

    MCI是一个不稳定的中间状态,有一定几率会进展成AD,但越早发现,就能越早进行积极治疗,会有一定几率使病情得到好转。

    医生交代道,适当的运动锻炼,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心态保持乐观,多做一些认知训练,加强社会活动,多与他人沟通交流,这些都能改善或延缓认知功能减退情况,并要求沉大妹定期复查,定期体检。

    谷音琪做过功课,知道MCI患者转换成AD的几率比正常老年人远大得多,但也确实如王医生所说那样,前方还有光,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既然已经确诊,那就要慢慢接受现实,怨天尤人没有用。

    谷音琪本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今情况没预估的那么严重,她反倒觉得自己赚到了。

    看来神明有听到她的愿望。

    最让她松一口气的是,奶奶并没有因为得知自己生病而情绪低落,沮丧消沉。

    谷音琪本还想瞒着奶奶,是奶奶主动提出她想要知道病情。

    她说,自己不想要稀里糊涂地过日子,想要趁着脑子还中用的时候,多记下一些东西。

    如今老太太积极面对病情,谷音琪自然更加配合。

    方法总比困难多。

    奶奶不大识字,谷音琪就把老人平日出门时要用的东西拍下来,洗出来的照片贴在木门后,这样每次出门时都能提醒她带东西。

    现在她每天都会给奶奶拍照和拍小视频,打算每周剪一段vlog,以后可以让奶奶看着视频来加深记忆。

    她还在医院认识了几个同样是带家里老人来就诊的家属,进了个本地病友家属互助群,大家会在群里分享许多看护老人的方法,她从中学习到不少新的知识。

    这个互助群里的气氛总是热热闹闹,另一个互助群也是。

    农历新年可说是她们这一行的“淡季”,男人们都乖乖回家过年,有结婚的陪老婆孩子,没结婚的陪家里老人,平日有再多的花花肠子,到了这个时候都要塞回肚子里。

    大部分姑娘不是鹭城人,但回老家的只有零星几个,许多姑娘与家里关系并不好,或者父母早逝老家早没人了。

    元莉今年倒是回老家了,说是她那不争气的妈被继父打到进了县医院,她这次回去,要去把她妈接来鹭城。

    ——这不是元莉第一次尝试救母亲出泥潭,之前她好说歹说许多次,没有一次成功。

    昨天谷音琪去送她飞机,提前祝她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没工开的姐妹就在群里聊天,围绕的话题都是过完年后这一行不知还能不能做得下去。

    上次冯蝶被人捅了一刀,她们面上看似没被影响,但难免心有担忧。

    而前几天又有同行出了事。

    出事的是个住在羊城的姑娘,平时有在公寓接客。

    有个客人约她过夜,男人身材不错,笑容干净爽朗,也没什么怪癖,做了第一次后姑娘觉得今晚真算是“好行情”了。

    中间休息时男人还叫了份麦当劳的外卖,跟姑娘说先补充点体力,晚点才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