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守山人满脑子只有三个字,桃花债。

    昔日的华湛剑君,后来的华湛神君,现在的白云法师破杀,都是希衡。

    所以,希衡身上经常会有桃花债。

    她在修真界时,因为过于光风霁月,让别人都忽视她的杀名,自然,会有一些桃花债,乌月就是其中一个。

    如今她封印记忆和修为,性格外显为破杀,倒是加重了她的杀戮之性,可对周边的人来说,她的性格仍然是光风霁月。

    这种性格太容易被爱上。

    竹唤青很显然就是其中爱上的一个人。

    竹唤青的父亲是武教头,母亲也是江湖上有名的女侠,这也就导致竹唤青身上有一股子江湖意气,当初,她跑来投奔白云法师,原本是要做出一番事业,也暗暗存了一点比较的心思。

    她想着,世上果然有女叛军首领,既然这位白云法师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

    可是,竹唤青找希衡比了三次剑,次次输给她,她也找希衡比了道术,仍然一败涂地。

    竹唤青天生身上就流着风风火火的血,她崇拜强者,也会……爱上强者,希衡容貌绝俗,修养卓越,又是最强的叛军之首,对待周围人又如春风如细雨,身上压根不曾有别的那些叛军首领身上的浊臭气。

    竹唤青自然而然会爱上她。

    只是她不敢宣之于口。

    而希衡,她忙得就像是不停旋转的陀螺,对于这位女谋士,她只觉得她过于热切的眼神来源于她的胜负欲。

    希衡处理完田名和竹唤青之事,又问:“陈五,你有何事要禀报?”

    陈五如今已从一个昔日的小小亲兵成长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将军,他道:“法师,碧水城一直久攻不下,将士们都有些气馁,而且,我接到线报,朝廷已经派人增援来此,如果我们再打不下此城,就得撤退,否则,很容易被赶来的援军两面夹击。”

    碧水城,是近来希衡一直想要打下来的城。

    她已经围困此城整整十五日,本意是要断了城内军粮补给,可是这么久了,城内那位守城将领一直不投降。

    而自古城池都是易守难攻,希衡如果围困他太久,被夹击当然还是小事,因为这附近也有她的城池,她也可以调兵过来。

    希衡之所以蹙眉,是因为那位守城将领放出话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城内三十万军民一体,绝不投降。

    他的意思很简单:哪怕他的军队没有粮食了,那也很简单,就吃百姓的粮食,如果连百姓的粮食都没有了,那么,哪怕易子而食,他也会奋战到最后一刻。

    他要的是,哪怕希衡真正攻破了这座城,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而且因为死的人太多,说不定城里还大肆流行疫病,让希衡得不偿失,只能得到一座地皮,却得不到城中的百姓。

    只有有百姓,才能有钱粮,才是一座活的城啊。

    陈五如今忧心忡忡,他是个武将,让他去战场上拼杀还可以,可是一旦要让他动太多脑,他就觉得头特别痛。

    这时,竹唤青道:“我们不若派细作进城,煽动民意,让城里的百姓先闹起来,之后,咱们就好做事了。”

    田名摇摇头:“不可,碧水城的守城将领已经图穷匕见,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已经疯魔,我们哪怕真能派细作进城,也真能煽动起民意,这位将领也一定会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去杀人、镇压暴乱,届时,更是无法回头了。”

    竹唤青虽然聪明,但毕竟年纪轻,生长环境也和田名这种寒门学子不一样。

    竹唤青一柄竹剑便可轻松取三五名士兵的性命,可是田名却知道,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真的是能忍就忍,而且,哪怕百姓们忍受不下去了,他们也没有作乱的武器。

    在金麓王朝,就连种地的锄头等铁器,都是被官府严加看管的,只到了农忙时,才会发下来。

    要是谁家里敢私藏铁器,一旦被举报到官府,是要判刑的。

    田名否了竹唤青的提议,竹唤青也觉得田名说得有道理,并不会记恨田名。

    只是……

    她在暗中瞥了希衡一眼,不知希衡会否觉得她做得不够好。

    希衡则根本没有理会竹唤青的小眼神,她在两位谋臣间端水:“唤青之计乃奇计,只是不好实施。田先生心细如发,是我手下谋臣之最。”

    守山人默默掏出一个小本本,在上面写着:端水。

    守山人一路陪着希衡走到今日,它是一块好学的石头,颇有大智若愚的味道。

    它学得慢,就慢慢学,把希衡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记下来,回去慢慢学。

    守山人记笔记时,希衡稍微看了它一眼,眼里划过一道暖意。

    这些年,希衡和守山人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了,其实如果不是希衡当初的修为太高,给自己下的封印太猛,此刻她一定已经恢复记忆了。

    竹唤青一直在关注希衡的一举一动,不由问:“法师在看什么?”

    希衡收回目光:“没看什么,我只是在想解铃还需系铃人。”

    竹唤青和田名对视,异口同声疑问:“解铃还需系铃人?”

    希衡打开另一堆奏疏,递给田名,让他和竹唤青一起看。

    希衡道:“这里是碧水城真正的守城将军的一切信息。”

    竹唤青下意识反问:“碧水城的守城将军不是郭源吗?郭源是一名老将,最擅长的就是守城,他的风格十分稳重,曾经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固守城池半年,活生生趁着敌军疲惫时,深夜开城门偷袭……”、

    竹唤青说到一半,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如果守城的将军真是郭源的话,那么,怎么会有这样的风声放出来?而且绝不是用来迷惑人心的风声,这些日子,城中也有些逃兵试图怯战,全被那位守城将军给斩了。

    这位守城将军将他们的人头悬挂在城楼门上,任由起被烈日暴晒,暴雨浇打。

    这种酷烈的刑罚之下,绝不是稳健的心态,而是恐惧,因为守城将军的心慌了,所以他采用这些超绝狠辣的手段来掩盖自己的恐惧。

    但他又确实要死守此城。

    竹唤青眼中全是迷惑:“难道郭源年纪大,已经故去了,守城的是他的孩子?”

    希衡道:“你看便是。”

    竹唤青连忙低头看这个奏疏,只见奏疏的开头一行便点出了现在真正的守城人的信息:诸葛清。

    诸葛清,当今的十一皇子,他的生母是当今的吉妃娘娘,母家不显。

    原本吉妃娘娘也盛宠,诸葛清的日子也好过,可后来,随着宫中新人越来越多,如花的鲜嫩面孔越来越年轻,吉妃娘娘也失了宠爱,甚至被皇帝认为不吉。

    诸葛清也被皇帝认为会克父。

    天武皇帝便把他打发到碧水城,本意是把他排除在权力的中心,没想到诸葛清知耻而后勇,他到了碧水城,反而利用皇子的身份,一步一步谋划,成为了碧水城实际的控制者。

    如果这还是一个太平盛世的话,诸葛清靠着碧水城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那么,在夺嫡之争中也会有一争之力。

    可惜这是乱世。

    他还没来得及夺嫡,希衡的剿皇军就已经杀入了城下,诸葛清很清楚,自己是皇子,所有人都可以投降,就他不可以投降。

    因为别人投降尚且有一条活路,他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他的母妃还在京城呢。

    他为了他的母妃,也要血战到底——碧水城和京城有很大的信息差,吉妃娘娘的死讯并没有传到诸葛清耳朵里,因为吉妃死后,吉妃的所有亲信,也全都被天武皇帝杀了泄愤。

    诸葛清便什么都不知道。

    就连皇帝下旨来斥责他的那道旨意,都没有提吉妃死亡的消息。

    在天武皇帝看来,一个妃子死了值当什么?

    诸葛清就这样为了自己的母妃固守城池,宁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