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生活似乎变得平静而闲适。然而,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并未停歇。正当一群大臣们暗中勾结,企图再次弹劾郝仁之时,局势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折。

    上次大朝会以不愉快收场后,这些人心有不甘,未能达成所愿。他们盘算着继续发起攻势,给郝仁严厉惩罚,既能压制住他嚣张的气焰,又可维护朝廷的尊严——毕竟,岂能任由他人轻易违背既定的法规?

    众人摩拳擦掌,正欲再度发难之际,一条惊人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遍朝野:赵祯已然对郝仁作出处置,并获得诸位相公支持,降下御旨昭告天下。一时间,满堂皆惊,无人能料及事态竟发展至此。

    赵祯不仅剥夺了郝仁此次西北之行所担任的一切职务,连安抚使之位也一并撤去,责令其留家听命,深刻自省。如此惩处,无疑是对郝仁的一种敲打。但随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却令众人困惑不解。

    赵祯不仅将郝仁的妻子册封为诰命夫人,更令人惊讶的是,皇后曹氏竟然赐予了林翠翠一支珍贵无比的凤钗!不仅如此,对于郝仁的两位小妾,同样给予了册封之荣;而他的丈母娘杜春娘,则获赐大量珍稀的珠宝与华丽的绫罗绸缎。一时间,京城内谣言四起:若林翠翠此胎诞下男婴,将会立即得到封赏。众人皆惑,既然已严惩郝仁,为何又要善待其妻儿老小并赐予诰命?这究竟是惩罚还是奖赏呢?

    然而不管怎样,此时此刻的郝仁已然彻彻底底地闲置在家中,与官场再无任何牵连。看到以吕夷简为首的那帮人也都纷纷收敛起锋芒、偃旗息鼓,众人心中总算是稍微安定了一些。大家心里都清楚,想必在私底下一定发生了某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但幸运的是,事情最终还是按照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发展——郝仁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这件事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郝仁似乎已经被世人遗忘,仿佛他从未出现在朝堂之上一般。而当下朝廷最为繁忙之事,则莫过于对那些英勇将士们论功行赏。

    毕竟涉及到众多人员且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处理妥当的。只是曾经备受瞩目的郝仁如今却无人提及,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倘若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已心灰意冷,从此黯然离场,永远消失在政治舞台之上。

    就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郝仁小心翼翼地潜入了军器监。说来也怪,似乎一切都是有意安排一般,当初他离开汴京前往泾源路时,其军器监监事一职并未变动;而此次圣旨下达时竟也只字未提此事。仿佛所有人都将这个职务遗忘了似的——要知道,郝仁可是一直身负此责啊!本来,他还打算过段时间再去处理,但自从进宫面圣后便改变了主意。

    原来,郝仁遭受了赵祯皇帝的一番训斥:“朕念及你在河湟之地立下赫赫战功,特准你留在家中休养,同时也是想借此机会让你们一家团聚,以弥补这段日子以来分别所带来的缺憾。然而,这不代表你可以对任何事情置之不理!尤其是军器监那一块,若无你坐镇其中,恐怕难以正常运转。

    所以,闲暇之时还是多去关注一下吧。”正因如此,才出现了眼前这一幕——郝仁被迫前去军器监视察工作。否则按照他原先的想法,非得等到自己休息充分、养精蓄锐之后方才肯挪动脚步呢。

    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给人们带来一丝清爽与宁静之感。郝仁和陆平等人用完早餐后,便悠然自得地踏上出城之路。途中经过那家常与韩琦、张方平共饮美酒佳酿的杏花酒肆时,不禁驻足停留片刻,回忆起往日美好时光。

    随后一行人才缓缓抵达军器监门口,但他们并未直接进入其中,而是稍作停歇。毕竟这里曾是他们倾注心血之地,如今故地重游自然感慨万千。就在此时一阵骚动传来——原来军器监众人早已得知郝仁归来消息却迟迟未见其身影今日一见自然激动万分纷纷上前热情寒暄问候更有甚者急忙跑去向韩琦与张方平通风报信告知这一喜讯。

    而此刻韩琦与张方平二人正在处理军器监日常琐事听闻郝仁已至顿时喜出望外赶忙放下手头工作匆匆赶来见他一面见到郝仁那刻两人脸上满是欣喜之色忍不住埋怨道:“你可算舍得回来啦!这儿不就是你家嘛怎么还跟做客似的”言语间尽是亲昵调侃之意显然对这位久别重逢好友充满期待与关怀。

    郝仁满脸笑容地向他们打着招呼,仿佛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格外亲切:“这不就是要回娘家嘛!自然得精心装扮一下啦,否则怎么对得起娘家人们呢?哈哈哈,咱们边走边聊吧!对了,最近军器监那边情况如何呀?震天雷和火药等物品的生产是否还顺利呢?有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状况啊?毕竟安全问题可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哦。”

    听到这话,韩琦与张方平二话不说,立刻带着郝仁前往各个作坊实地参观,并沿途详细介绍相关情况。总体来看,一切都进展得十分顺利,郝仁在全面了解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对两人大加赞赏道:“这段时间你们把这里管理得真是太好了!真可谓是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啊!虽然年纪尚轻,但处理起军器监的事务却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实在令人钦佩!”

    两个人立刻挥手打断道:“好啦好啦!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干什么?既然人已经到了,那就别浪费时间,四处逛逛总比傻站着强。该检查的地方咱们都看过了,但还有一处没来得及查看呢!还好你及时赶到,或许这事只能靠你才能搞定咯。来吧,跟我走一趟!”说完,他便领着郝仁朝着最为僻静、位于角落处的一间作坊走去。

    郝仁一听这话,心里大致明白了七八分——想必是杜大山碰上了棘手的技术难题,而其他人又束手无策。也罢,过去瞧瞧究竟出了何事也好。于是乎,他二话不说,紧跟着韩琦两人朝那僻静的角落走去。

    尚未走近,便听见一阵怒喝声传来。光听声音就能判断出,这定然出自于杜大山之口。此刻的他,似乎正在训斥自家儿子:“这么点小事都办砸了!都过去多少天了,怎么还是会出现炸膛的情况?你到底能不能把枪管给我造好啊?要是实在不行,你干脆卷铺盖滚回济州老家,老老实实种田去吧!老子真是白白养活你这么多年!”

    郝仁听到这话后,不禁停下脚步站在门外倾听起来,脸上流露出一抹恍然大悟与调侃交织的神色。旁人见状纷纷摇头轻笑不已——这杜大山都已经心急如焚到如此地步了,而郝仁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在这儿看热闹!

    这些天来,外界之人或许并不知晓,但负责管理军器监事务的韩琦以及张方平却是心知肚明。自从被郝仁领进军器监之后,杜大山父子便碰上了一个棘手至极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