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亚娟走出了报社,她心里一直还在想,那位叔叔对她写的感谢信是非常的认可,心里感到十分的高兴。

    回到家里之后,她立即给妈妈打起了电话。

    “妈妈,我回来了。”

    “亚娟,报社给你发了没有?”

    亚娟把在报社的情况详细给妈妈进行了叙述。

    李丽听了为之一震。

    “亚娟,这是真的。”

    亚娟感觉妈妈还存在疑虑心理。

    “妈妈,这难道还有错吗?15号以后,你就等着看报纸行了。”

    李丽急忙给庆文打起了电话。

    “庆文,咱们小娟去报社了,报社的记者对小娟写的感谢信非常认可,15号就在报纸上给发出来。

    聂文东拿到小娟的感谢信来到总编室。

    “乔编辑,我收到了一位小姑娘的感谢信,我感觉这个素材可以在报纸上发表一下。”

    聂文东说完之后把感谢信递给了乔编辑。

    乔编辑接过感谢信看了一遍。

    “老聂,这个素材不错,我感觉有必要把这个情况给主任汇报,安排人去进一步进行核实。”

    乔编辑来到了主任办公室把感谢信给主任看了一遍。

    “这个杨海涛一年的时间,在他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做了这么多事,真了不起。”

    乔编辑听了主任在自言自语。

    “主任,你对杨海涛这个人很了解呀!”

    “小乔啊,做为新闻报道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像你这样的敏感性就欠缺了。你下午去找找杨海涛,把这个事情核实一下,你也可以了解到杨海涛所做的一些事情了。”

    小乔听了主任的话,感觉主任对自己有点不满意的意思。

    我到底要看看杨海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主任都这么认可。

    为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小乔还是查阅了杨海涛的一些情况。

    杨海涛是一名外来打工者,他怎么能任市外环公路拓宽指挥部总经理呢?他怎么成为本市第一届创城活动模范人物的。

    一系列的好奇,更加引起了乔编辑想见到杨海涛了解真实情况的想法。

    下午乔编辑来到了工程指挥部找到了杨海涛。

    “杨经理,我是报社的乔红强。”

    乔红强介绍完之后顺手拿出来一张名片递给了海涛。

    “乔编辑,你请坐!”

    “杨经理,耽误你一点时间,我想了解几个事情。”

    “乔编辑,你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

    乔编辑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对海涛的事迹比较清楚,事情却恰恰相反。

    “杨经理,你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承担起全市重点工程的领导,你是怎么想的?”

    杨海涛微微的一笑,说道:“乔编辑,我可不是什么领导,我只不过是一个带领工人干活的小班长。至于说我是怎么想的,我认为自己是一名外来打工者,能担当这个重任,主要是领导的认可,全市人民的支持。这个项目是全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展示我市形象的一个窗口,我必须尽心尽力。在上级领导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向市领导和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