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福州,上下杭。

    姜雨晴到的比陈灏三人更早些,汇合后,并不急着逛这“古”街,而是打算先去吃个下午茶。

    “唐导,上下杭这里有什么推荐的咖啡厅吗?”

    面对陈灏的问题,唐导思考了几秒钟,回道:“上下杭作为近些年新修建的古街区,咖啡厅、餐馆、酒吧、文创店其实不少,但我推荐去一家书店!”

    “书店?”陈灏一愣。

    “对,”唐导点了点头,笑着道:“我们福州地区有几家本土的网红书店,比如昨天我们去过的三坊七巷里的麒麟书局。”

    “上下杭这里也有个出名的网红书店:鹿森书店。”

    “鹿森书店。”

    从入口处走过去极近,大概几十米距离,陈灏抬头看着中式韵味的外部风格,陈灏对里面也有些期待。

    但令人意外的是,一进入到书店内部,却是复古欧式的装修风格。

    当然,环境是挺不错的,一楼大堂的餐吧旁边有三张餐桌。

    现在的传统书店数量逐年减少,只有咖啡厅+书店这种模式的网红书店才能能勉强活下去。

    网红书店都要消费入座,陈灏四人直接到吧台点好下午茶,然后各自搜寻感兴趣的书。

    鹿森书店共有两层楼,二楼的的空间更大,而且位置也比一楼多,甚至还有个室外的小阳台,不过现在是夏天,坐室外哪有坐室内吹空调舒服。

    因为陈灏是有目的的寻找,所以是第一个到二楼就座的。

    等顾南溪拿了本书上来后,陈灏眼神瞥过去。

    “《平原上的摩西》?”

    “你看过这本书?”

    陈灏摇摇头,想了想道:“这倒没有,听过没看过,而且有部电影《平原上的火焰》好像就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周东雨和刘好然主演。”

    这本书名气挺大的,15年在国内顶级文学杂志《收获》上发表,17年获得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讲述的是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

    而且这作者挺牛的,电影《刺杀小说家》是根据其小说集《飞行家》中的一篇改编。

    “这本小说质量不错,之前看过一遍,”说着,顾南溪眼神往陈灏手上扫去:“你看得什么书呀?”

    陈灏亮了亮书的封面。

    “《菊与刀》?”顾南溪疑惑,不禁问道:“怎么会想看这本书?”

    “网上不是说这本书剖析了小日子这个民族吗?”陈灏哼唧了声,颇有些个人情绪:“最近小日子不是动静挺大的么,来书店也没什么特别想看的,干脆拿这本书了解下对方。”

    《菊与刀》也是很着名的一本书,陈灏耳闻不少,倒一直没看过。

    虽说可以用手机看电子书,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不一样,看纸质书会更有耐心点,看电子书的话难以沉下心神阅读。

    就在两人聊几句话的功夫,姜雨晴和唐导也先后入座。

    四人吃着下午茶,或是聊天,或是看书,倒也显得惬意十足。

    快节奏的社会,如果经济富裕的话,是很难“慢”下去,除非躺平。

    “慢”生活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是一种可望不可求的奢望。

    陈灏挺享受这种旅游,不需要把行程安排的满满的,比如早上、下午和晚上都要去那里,一天的时间里除了坐车,其他时候脚都没有停歇。

    一个旅游,步数+,更像是一种折磨。

    在鹿森书店待了一个多小时,四人重新启程。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总体占地面积并不小,都快比上三坊七巷了,走出书店的唐导想了想,说道:“上下杭是重新开放的古厝,核心地区是上杭路和下杭路,也是游客常逛的地方,但中平路和隆平路上有许多上个世纪的老洋房,你们感兴趣吗?”

    “感兴趣!”陈灏没做思考道。

    “那我们往回走,先带你们看看三通桥,然后中平路——隆平路——上杭路——下杭路这样走。”

    三人皆表示没问题。

    尤其是陈灏,双手握着哈苏,已经蠢蠢欲动了。

    沿着河走了几十米,登上三通桥。

    三通桥不长,长36米,但是视野极好,入目的是三捷河及左右两畔的仿古建筑,近处还有几条乌篷船停靠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