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0年代的职场,和前世那种“总监满地走,经理不如狗”的职场浮夸风不一样。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轧钢厂普工车间小组长,虽然没啥实权,但高低也算个领导,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很多人在厂里混了一辈子,到了退休还是普通职员的不在少数。

    像二大爷刘海中那样,从进厂到退休,一直默默无闻,费尽心思最后连个小组长都没捞到的,也不再少数。

    在官迷刘海中眼里,厂里的小组长,多少也算个官儿,和普通职工都不是一个世界的。

    普工车间的人,虽然不是个个,都像刘海中那样,迷恋权势。

    但想着升职加薪的,肯定也不再少数。

    见李大宝想都没想,直接拒绝王刚,大家皆是不敢置信,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普工工资,一个月15块8。

    当了小组长,就能加3块钱,手下还能管10来号人,可威风着哩!

    相亲的时候,再把小组长的身份亮出去,保管惹得大姑娘花枝乱颤。

    大家纷纷询问李大宝,不想当小组长。

    李大宝可看不上这些,甩出一句“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想当”后,扬长而去,剩下王刚和车间工友面面相觑。

    这年头,文娱活动困乏,厂里但凡有点大事小情,很快便能传播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快。

    李大宝拒绝当小组长这件事,就传到了2号车间主管黄国明的耳朵里。

    黄国明闻言,更觉此子不凡,指不定那天,就窜自己上头去了,可得和他搞好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他都是挑着轻巧的活计,给李大宝。

    黄国明越是这样做。

    李大宝越是觉得这老家伙不对劲。

    反正当普工也没啥前途,一辈子混普工车间,那更是不可能。

    还是得尽快,谋求更好的出路。

    贾张氏住进易中海家之后,暂时倒是也没再作妖。

    易中海每天,跟在贾家母子屁股后边嘘寒问暖,瞧那阵仗,就是比起四合院电视剧中,舔狗傻柱舔秦淮茹的样子,也不遑多让。

    跟着闫老西和刘海中煽风点火,被送进去的禽兽们,陆陆续续被放出来了几个。

    禽兽们对李大宝心怀怨恨,早在劳改所的时候,大家就商量好了,说是等出来之后,一定要找个僻静无人的地方,组团将李大宝,狠狠揍一顿。

    可当他们听院里的人说起,禽兽们被送进去的时候,李大宝整治贾家和易中海的种种奇迹后,禽兽们认怂了,知道自己不是李大宝的对手,也不敢嚣张了,见到李大宝,都得绕道而行。

    最近被放出来的这些禽兽,在电视剧四合院中,也只是些小虾米,他们的存在,对李大宝影响也不大。

    不过这些蟹兵蟹将的回归,倒是证明了李大宝之前,在秦家沟的猜测,是正确的。

    看来,不需要多久,院子里另外那几个重量级的禽兽,也要回归了。

    当然,李大宝也没太当回事儿。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得琢磨琢磨,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更好地发展灵泉空间。

    这天。

    李大宝正在2号车间搬砖。

    突然,一个高级钳工车间的技术员,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说是找李大宝。

    李大宝放下手中的活,“我就是李大宝,找我什么事?”

    那技术员捂着胸口,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李大宝,你好!我是中级钳工车间的技术员,尹学文,我们车间机床出了点故障,主任派我过来,请你过去帮看看怎么回事。”

    在旁的根子叔,直接笑喷了,“我说技术员同志,你是不是跑错地方了?李大宝就一个入厂不到两年的小萌新,他哪里懂钳工车间的那些活儿?”

    技术员再次确认了一眼小纸条上的名字,看了眼头顶的车间牌号,“2号普工车间,李大宝,没错啊!”

    李大宝佯装生气,嘟着嘴道:“根子叔,看不起谁呢?我好歹也一个高中毕业生,怎么就不懂钳工车间的活儿呢?”

    “你懂钳工车间的活儿,还特么跟我这种大字不认识一个的老文盲混一条生产线?”根子叔反问。

    李大宝无言以对。

    确实。

    这年头的学历含金量高,高中毕业生,妥妥的高学历人才,毕业后进厂,至少也是技术员级别的存在。

    像原主这种,毕业两年还混在普工车间里,确实不多见。

    好好的一把牌,能打成这样,原主也算得上是个人才。

    尹学文连比代画,冲着根子叔摆摆手,“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领导找你,真的有十万紧急的事儿。李大宝,请你快跟我走吧!”

    李大宝一头雾水,就被尹学文拉了出去。

    一直暗中观察的“智多星”吴勇,有些不解。

    我也上过几天高中。

    技术员同志怎么不找我?

    他推了把小眼镜,飞也似的跟了出去,“技术员同志,等等我啊,我也念过高中……”

    中级钳工车间。

    3号线。

    二三十号专家、高级技术员,围着一台崭新的机床设备,愁眉紧锁。

    半年前。

    厂里从毛子国,采购了几台新的机床。

    领导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在几天前,将机床给等到了。

    但等机床到了之后,领导们当场就傻了。

    因为这次采购的机床,款式较新,厂里根本没有人懂得安装。

    虽然毛子国那边,给寄了一些图纸和资料,可毛子文,他们也看不懂啊!

    再加上在运送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图纸和资料被水泡过,根本不完整。

    这次的机床设备,又很昂贵。

    在多重因素的考量下,厂里的专家、技术员们,就是照猫画虎也不敢了。

    恰巧厂里有个技术专家,认识一个华清教授,这教授以前在毛子国留学过,还是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领导得知此事之后,将华清的教授请了过来。

    但华清教授留学,已经是几年前。

    这机床采用的是新技术,有些地方华清教授也看不懂,不敢贸然下手,只好去请教他的师弟——京北大学的另一个教授。

    京北大学的教授,去年才从毛子国回来,他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倒是比华清教授掌握的,要新进一些。

    在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勉强算是将设备给安装了起来。

    可安装完之后,大家又傻眼了。

    不管怎么调适,机床就是没法运转。

    副经理齐飞跃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年初,红星轧钢厂接了一批大订单,年底交付。

    由于厂里的设备较为落后,领导们担心产能跟不上,所以在3月中旬,就打算找毛子国采购一些新的机床。

    齐飞跃虽然是走技术路线的,但他也帮着厂里做过一些采购,懂技术,有熟悉市场,故而领导们就将采购设备之事,交由齐飞跃。

    他也很能干,很快就从毛子国厂商手中,获得了新型机床购买资格。

    由于毛子国那边,在生产机床的时候,耽搁了一些时间,等机床到了国内,已经9月中下旬。

    此时,距离大客户的订单交付期,只有三个月左右。

    而轧钢厂的生产情况,也如领导们之前,所预判的那样,旧型机床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九个月过去,还有过半的订单,没有生产。

    这可把领导们给急坏了。

    这要是不能按时完成生产,影响轧钢厂声誉不说,还要赔付很大一笔钱啊!

    领导们也很重视此事,等机床一落地,就立马让人安装,待调试正常之后,立马就用新采买回来的机床开工。

    可谁知。

    光是机床安装这一步,就将他们给难下了。

    领导们无奈之下,只好给齐飞跃施压,说他要是不能在三天之内,把这机床给调试好的话,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而今天。

    已经是第三天了。

    今天之内,机床要还是没法安装好的话,他齐飞跃就要被炒了。

    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又发动私人关系,从京城其他一些名牌大学中,请了一些教授过来。

    钳工车间乌泱泱挤满了二十来号教授,依旧没啥卵用。

    齐飞跃快崩溃了。

    就在此时,人群中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嘴。

    说是几天前,3号普工车间8号钢炉,出现了异常,厂里的技术专家和高级钳工们,各种排查,都没找到原因。

    结果2号车间的普工李大宝,一眼就指出了问题所在,说是要不找李大宝来看看?

    轰!

    在场的专家、技术员以及教授当场震惊!

    不少人表示,这太离谱了。

    尤其是一个叫朱会飞的高级钳工,情绪尤为激烈,“难道我们这些搞技术的,是最低级的职业吗?

    怎么普工车间的小普工,都要来分一杯羹?

    8号钢炉那天,我也在现场。

    那个李大宝,他根本什么都不懂,能解决问题,也只是个巧合

    齐经理,我觉得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找一个普工。”

    这个朱会飞是易中海的亲传徒弟,眼下是一名8级钳工。

    不过,他能当上8级钳工,并不是说他技术有多好,而是钻了空子。

    易中海退休之后,高级钳工的位置就空了一个出来,朱会飞找了一些领导,用了一些常人难以意会的方法,就成功上位了。

    此人一瓶不动半瓶摇,技术能力极为拉胯。

    工作基本上就是靠一张嘴。

    此外,这人和易中海很像,也是个死要面子的。

    那天在8号钢炉,被李大宝打脸之后,他就一直记恨在心,觉得李大宝抢了他的风头。

    眼下,听到旁人提起那天的事情,朱会飞自然要跳出来踩一脚。

    但一旁的华清教授韩立平,却一下子来了兴趣,建议让齐飞跃试试,万一人李大宝还就真能指出问题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