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会谈的第一次结果是,总裁先生已经无意经营,有意卖出套现。他一直在打高尔夫球。到了最后,他居然是要回去给老伴做饭。“哦,那个叫珍妮的保姆,做的可没有我这么好吃,我太太一点都不喜欢吃她做的东西。他根本不知道怎么把牛排做成七成熟,不会做芝士蛋糕。又不会调鸡尾酒。我真不知道我太太怎么会找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珍妮来做保姆,她真的是什么都不会,给狗洗澡这种事都要我来。哦,该死,我妻子肯定是实在太无聊了找珍妮来解闷说话的。要不,你能告诉我她为什么都不会。而我妻子却不愿解雇她吗?这真的没法解释。哦哦,抱歉,先生,虽然你的建议很不错,但我可不想打算和你再继续谈下去了,我得回家,我得回家做饭,还得给狗洗澡。对了,晚上还有橄榄球比赛。妈的,这事可真多,真是够让人忙的。我们下次再谈。你可以四处去参观一下我们的公司。或许你会改变主意。这可是个糟糕的主意,是的,糟糕,我想没有一个正常人想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摊子铺得太大了,谁来经营都是死路一条。”

    吴宗华第一次见到这么搞笑不停地唠叨的总裁,他决定全面到信嘉集团考察一番。然后再做判断。可惜信嘉集团太大了。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可是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有业务的公司。所以首先选中马来西亚子公司。他请来负责马来西亚业务的经理吃饭,告诉对方自己有意收购信嘉。

    这位经理如实他说出真实情况:“信嘉衰落主要是美国总部管理不善,这帮老家伙,我敢肯定他们就没有走出过纽约。他们除了在信嘉总部的办公室里看看文件、看看各种报表,然后签名。要不就是在家里看橄榄球比赛。打打高尔夫,看NbA和欧洲足球比赛,他们可以坐飞机去美国的任何一个城市看乔丹的比赛,甚至为了泰森的一场比赛而去排队购买门票。却不想到下属的公司里去看看实际情况有多糟糕。在世界各地的下属公司几乎都在赚钱,只有很少的地方出现亏损,因为信嘉是个老牌子,市场占有率一直很高,所以缝纫机生意产销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只是出在成本控制上。太多的人在这家公司混饭吃了。这些家伙,根本不做事,还不断地抱怨公司福利太少。你要问他们乔丹这个赛季抢了多少篮板,哦,哈哈。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但要说信嘉这个年度有什么新的计划或进展。他们会对你说,No,先生,抱歉。我想我们需要开一个会讨论讨论。可当几个老家伙坐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他们谈论的却是迈克尔、麦当娜、乔丹、泰森。比他们讨论信嘉的业务还要多。”这个经理说完,连自己都笑了。

    吴宗华又去了第二个信嘉印度分公司,得到同样的反映,印度公司也一直在赚钱状态,而赚到的钱,都被总部抽走了。于是他信心大增。转了十几个国家之后,吴宗华已找到信嘉衰败的症结,信嘉的毛病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的,也不是根本性的,而是暂时的。

    也就是说,信嘉患的不是癌症,而是生了一个毒疮,毒液四浸。只需要动一个小手术,把毒疮烂肉切除就好了。

    他想起一只狼领导着一群羊完胜一只羊领导一群狼的哲学故事,信嘉总部高层都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他们不仅思想保守,不思进取。还互相推诿指责。他们喜欢享受生活,却对工作漠不关心。压根没有雄心和能力来应付信嘉这么庞大的产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巨大且浪费惊人,但却没有出什么研发成果。近几十年来缝纫机压根就没有多大的技术突破。劳动力成本偏高,运营成本缓慢而又低效。挤压利润,总部抽血过度等等。没有有效的约束和管理好分布在全球的下属各分公司。

    有了这些结论,吴宗华认为这个公司,来一次大换血,动几个小手术,信嘉就能起死回生,成为一个健康的巨人。而且还能借助信嘉的销售网络,把自己的公司文博的产品和香港的文博环球的电子产品遍布全球每个角落。

    但是,要想收购信嘉,文博当时没有那么雄厚的资金和实力。信嘉虽然在持续亏损,但每年的营业额是十几亿美元,而加拿大文博和香港文博环球电子加起来只有几亿美元,信嘉的资产和现金流都是数倍与文博集团,这完全是一场小蛇吞象鱼的博奔,一招不慎,就会导致连锁效应,满盘皆输的局面。

    谈判依旧在持续,但过程并不顺利,信嘉的总裁虽然表现得像一个家庭主妇似的不断唠叨与信嘉完全无关的事。但在信嘉的收购方案上却是一点都不肯让步。他不仅开出了5.5亿美金的天价,还搞了一份和雷诺兹公司前总裁约翰逊类似的“管理层协议”,和“黄金降落伞计划”。管理层协议包括了收购后他将和他的几个主要管理层成员持股新信嘉的15%的股份。还需要一份近1500万美金的巨额的退休金。

    但吴宗华并不想这么做,他不想给他新公司的股份,更不想所谓的巨额退休金。于是他联系到了刘博,问他能拿出多少现金出来收购信嘉。然后收购完成后,以投入的资金比例来持有新公司的股份。刘博的回答是他能筹集到四千万美金的现金,但如果有需要。他还可以在国内筹集更多的资金以一种掩蔽的方式转移出来。

    “不,四千万就够了,我们不能满足他们更多。”吴宗华胸有成竹地说道。“目前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对信嘉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克拉维斯他们正在怎样消化他们刚刚天价收购过来的公司。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价砍掉一半。是的,砍掉一半,我们不能惯着他们。”

    刘博又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全资收购,收购大部分股权就好了。这样我们同样能控股公司。”

    吴宗华的回答是,“不,我们不能这么做,一旦收购信嘉成功,必然对管理层进行大规模的改组,股权分散导致决策分散,改革会受掣肘,效率降低。这帮美国佬,你都不知道他们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股份在公司,就会随时要求公司怎么怎么样,他会说这是他们的权利。这样改革就根本不能让信嘉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