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周书齐不情不愿的跟着韩文昌一起带上了安全帽走出了办公室。

    在他看来,这次所谓的视察肯定是吴谈那个家伙又有什么阴谋,想要闹什么幺蛾子。

    但这次从某方面来说他还真是冤枉吴谈了。实际上这次视察根本不是吴谈决定的。虽然这些天他的确没能睡个好觉,一直琢磨着怎么才能破坏掉这帮人的好事儿,将谈判引入正轨,但还没找到门路啊,这些天他可是一直在往市政府那边跑着,腿都快跑断了,办法也还没想出来。

    得到的答复千篇一律,都是正在研究,让他稳住外资方。

    外资方哪里是那么容易稳住的?这段时间吴谈简直是两边不是人。

    但飞利浦方面当然还是感觉到了不对。

    最初电子六厂对于谈判工作是很上心的,几乎每周都会安排数次谈判,但自从吴谈给飞利浦方的谈判主导凯森·鲍威尔打过那个电话之后,整个谈判进度突然便慢了下来。慢得没有道理可讲。

    凯森的感觉最为强烈。

    那天接到了吴谈的电话之后,他还以为这是中方丢出的烟雾弹。

    对于这种谈判中的小手段凯森·鲍威尔打心底感觉不屑的。

    他仔细研究过电子六厂的生产跟经营情况,得出的结论是非常不乐观。事实也正是这样,他甚至不认为电子六厂依然还有自我研发的能力。但现在现实却摆在眼前,不得不让凯森·鲍威尔感到迷茫。这特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他才主动联系了吴谈,这才有这次视察。

    但换个方面来说周书齐也不算是冤枉了吴谈。

    毕竟当得到消息之后吴谈便动起了脑筋,现在谈判卡在什么地方了?无非就是飞利浦方面在职工安置跟价格这一块咬得很死,而且死活不愿意让步。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或者收购桉的合同都已经签好了,也不会有韩文昌突然出现搅局这回事儿了。

    所以现在吴谈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要视察吗?很好,就让这些外商看看现在产线活起来干得热火朝天的样子,指不准飞利浦就能让步呢?

    这大概也算是吴谈接受了张海青的说法后的一次尝试了。

    当然,这也跟他听说了厂里的产品跟生产效率现在的确拿得出手。虽然吴谈并不懂生产,但是作为厂里的书记,安插几个耳目到已经开工的生产线上问题当然不大。虽然得不到具体数据,但是每天会议上都有技术方面的讨论,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秘密。

    很快,车间门口周书齐跟韩文昌便见到了吴谈带领下的外资方。

    飞利浦这次一行总计有六人,除了凯森跟他的专职秘书兼翻译外,还有两个资方的技术人员,跟两个谈判的法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