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见是组宣委员金铭丽的电话,关之峰接起。

    金铭丽请他到她办公室一趟,说县委组织部的人在等他。

    放下电话,关之峰冲两人淡然一笑,“找我上去,估计就是老张说的那事儿。”

    老张笑了:“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按理说,组织部的程序应该先进行民主测评,然后找周围的干部谈话,征求完大家的意见,最后才是本人面谈。”

    “现在,这些工作都同步进行了,说明什么?”

    “特事特办。”闫丽霞在一旁接过了话。

    刚才老张说话的时候,她的内心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现在的她,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既有为关之峰的提升感到开心、高兴。

    也有莫名的失落,不舍和遗憾。

    自己刚刚和关之峰产生了办公室恋情,男主角就要调走了。

    这让她的心里五味杂陈。

    但她知道,自己就是再不舍,面对关之峰的进步,她也必须抛开一切私心杂念,鼎力支持。

    关之峰见闫丽霞开口说话了,心里知道她的纠结,但他不能有所表示。

    在老张这样的官场老油条面前,哪怕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关之峰没接闫丽霞的话,笑着和两人打了招呼,转身就往门外走。

    迎面,张超回来了。

    见关之峰已经到了门口,连忙闪到一边,点头哈腰的打招呼:

    “关科长,你这是要去谈话啊?”

    闪到一边给关之峰让路,这对张超来说是头一遭。

    而现在就改口称呼关科长,显然有他已经知道关之峰马上提拔,事先讨好的意思。

    这个惯于见风使舵的家伙,刚在上面被组织部的人谈完话。

    在谈话前,受县委组织部的委托,镇组宣委员金铭丽特意找他预先打了招呼。

    先是说了这次提拔关之峰的目的,尤其讲明了这一提议,县委常委会已经通过,而且是黄书记特别指定推荐的。

    要求他站在一个党员的立场上,以党性为基本点,抛开以前和关之峰的个人恩怨,从有利于工作出发,和组织保持一致的角度,客观而又实事求是的对关之峰做出评价。

    熟悉干部任用程序的张超,自然知道金铭丽话里的另一层含义。

    县委书记指名推荐,常委会都一致通过了,县组织部干部科下来考察,也仅仅是走个程序。

    别说他一个小小的镇党政办主任,就算是他“姐夫”,镇书记郭凯翔有意见,也不敢放个否定的屁。

    甚至就连带保留的意见,也未必敢说。

    这其中的道理,体制内熟悉类似组织程序的干部都知道,上面已经内定的事,下面这些人不同意有什么用?

    对于张超来说,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但对于县委已经内定了的事,自己如果从中作梗,无异于螳臂当车。

    像这种面对面的谈话,说好话只能算正常,如果说不利于候选干部的话,分分钟会汇报到有关领导那里。

    就算是背靠背的非记名投票,一般也不敢画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