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好意思,我没有高知青你的命好,从小不仅衣食无忧还能接受良好教育。”刘大婶不屑的冷哼一声;“我们农村人能保证温饱不被饿死就不错了,哪有多余的时间和钱财去读书,没法和你门那些有钱人比。”

    俨然一副我惨我就有理,我弱我就能占据道德至高点。

    的确,这个年代的农村,贫穷是绝大多数现状。温饱尚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想要接受教育确实很难。

    但这并不是拿来卖惨装可怜的由头、农村的娃上学受教育是很困难,但只要肯拼搏,肯上进,照样有机会。

    至少这刘大婶就没资格这么做。

    高雪瑶骨子里本就有些冷淡,会搭理刘大婶几句,主要是不想被刘大婶拿那些书说事,免得生出麻烦。

    这个特殊年头,一旦牵扯到书,,往往就会很敏感。

    和刘大婶说那几句话,已经是她的极限,不想再和这个明显是不怀好意,还胡搅蛮缠的中年妇女继续掰扯,她就转过头看向道路两旁正在茂盛生长的庄稼。

    先是被高雪瑶‘教育’了一番,然后又被直接无视,刘大婶气的肺都快炸了,岂会就此罢休;“看那么大一袋子的书和报纸,想必花了不少钱吧。不愧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我们都没钱吃饭,人家却舍得花大笔钱去买那些不能吃也不能喝的书。”

    “婶子你这就说错了,这些书和报纸不过都是从废品站里捡来的,不值几个钱,加在一起也就一块钱左右。”朱楠武笑呵呵的解释道。

    刘大婶那番话明显是在拉仇恨,挑起其他人的仇富心理。

    好嘛,我们大伙这都还吃不饱饭,你们家都有多余的闲钱去买不能吃不能喝的书了。

    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这样的传言在村里传开,他们夫妻俩必将成为全村嫉恨的对象。

    朱楠武自然不可能让她得逞,不仅说出了那些书的来历,同时也把花费往少了说,以此降低其他人的嫉妒情绪。

    他可不想让外人认为他们夫妻钱多的没处花,铺张浪费。以免引来某些想要打秋风的。

    果然,朱楠武这些话一出,其他人原本被刘大婶那番话挑起的异样神情,也得逐渐回复正常。

    众所周知,废品站里面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被淘汰扔掉,确实很便宜,不少人都曾去过废品站淘一些能用的锅碗瓢盆,桌椅等。

    朱楠武并没有就此停下,笑吟吟的接着说道;“领导们都说,知识是无价的。那么花再多的钱去学习知识就都不为过,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婶子?”

    刘大婶被问的哑口无言,她很想回答不是。但她不敢也不能,她要是否定朱楠武的说法,不就是在质疑反对领导。

    “哼,楠武小子,没看出来,娶了个知青媳妇后,不仅懂得东西变多了,嘴皮子也变利索了,时不时就能蹦出几句文化词。”刘大婶皮笑肉不笑的挑起吊梢眉;“怎么,那不成你也想当那文化人。”

    “那可说不定呢!”朱楠武淡淡一笑;“伟人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努力学习,搞不好将来也能当个文化人。”

    刘大婶对此嗤之以鼻,发出呵呵冷笑;“呵呵,那婶子我就等着看你将来能成为多大的一个文化人。”

    农村妇女吵架输人不输阵,就算处在下风,也得嘴硬占点便宜。这个刘大婶就是典型的这个类型。这不,知道再和朱楠武争论下去也占不到便宜,她就打算暂时休战。不过在此之前,她还得再阴阳怪气的挤兑他两句。

    镇上距离大山村本就不远,牛车虽算不上多快,但肯定是比靠两条腿走路要快一些,很快就能抵达。

    这不,就在车上刘大婶对上朱楠武小夫妻俩的这段时间,牛车已经回到了大山村。

    各人拿好自家的物品,每人付了两分钱的车费,就各奔各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