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告别了还想要热情挽留多呆一会的老头,朱楠武就背着箩筐,扛着一麻袋的书和报纸,旁边跟着自己媳妇,去往大山村的镇口而去。

    如果有返回大山村的牛车或驴车,都会在那等着拉人。

    没错,朱楠武他们这一次终于决定要搭车回去了。

    没办法,此一时彼一时,背着扛着那么多东西,不适合再走回去。另外,无论是箩筐里的东西,还麻袋里的书,都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不担心被人看到。

    不过,前提是得有去往大山村的牛车或驴车。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牛车,驴车那也都是稀罕物,特别是牛车,拉车的牛还要负责耕地种田,也是生产队的宝贵劳力。

    所以并不是想要乘坐牛车,驴车就能随便乘坐的。村里每天来往镇上的牛车,驴车也就两三趟,错过就没了。

    幸好,朱楠武,高雪瑶他们到来的时间也算巧,他们来到镇口时,正好就有一辆牛车在那等着。

    牛车上已经坐了五个中年妇女,其中三个是大山村的,另外两个也都是附近生产队的。

    这个时间段,大部分的生产队和村里都在忙着给庄家除草灌溉,社员们抢着挣工分,没什么大事都不会去镇上。像朱楠武和高雪瑶这般不在乎工分,随便乱逛的人还真不多。

    当赶车的师傅见到朱楠武二人到来,凑够了七个人,他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就直接赶车出发。

    再等下去,也没什么人了。而且一车拉了七个人,也不算少了。

    他也想尽快赶回去,说不得还能多挣几个工分。

    去往大山村的泥土路上,大黄牛拉着木板车晃晃悠悠的前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牛车上,朱楠武见到三个同村的中年妇女,尽管不是很熟,也都出于礼貌简单的打了声招呼。

    其他两个还好,不怎么熟,也都是简单的问候寒暄几句。

    唯有一个头发衣服都收拾的还算干净的,姓刘的大婶,自来熟一般凑过来跟朱楠武夫妻俩聊了起来;“楠武,这是带新媳妇去镇上逛逛,真是个会疼媳妇的好男人,都买了些什么,也让婶子们瞧瞧?”

    说着,她也没经朱楠武夫妻俩的同意,就自顾自的去掀开了朱楠武放在一旁的箩筐,露出里面采买的东西。

    刘大神一下子眼睛都看直了,一袋子富强粉,一袋子大米,还有猪肉,麦乳精,红糖,,,

    随便一样,都是农村人平日里根本舍不得买的好东西。

    “我的老天,这么多好东西,我还是第一次见。”刘大神咋咋呼呼的惊叫连连。

    刘大婶这一惊一乍的,立刻就吸引了车上其他人注意。其余几人也都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甚至就连赶车的师傅也没能忍住好奇,也回头看了过来。

    当看到箩筐里那些米面肉红糖时,然后牛车上接连响起一阵阵倒抽凉气的声音。

    刘大婶艰难的将贪婪炽热的目光从那些好东西上移开,羡慕嫉妒恨的看向朱楠武,酸溜溜的阴阳怪气道;“还真没看出来,楠武你还有这样的本事。城里的那些吃商品粮,拿工资的工人们,恐怕也不可能一下子买这么多的好东西吧。”

    就是不知她这些话是意有所指,还真的只是说两句酸话。

    不过,不管她到底是什么意思,朱楠武都没打算深究,因为不在乎。

    这个刘大婶,原身记忆当中有些印象。她家里有两个和朱楠武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儿子,家庭状况不错,因为她的丈夫上过初中,在公社小学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