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翟婵对携无忌来大梁有了深深的悔意,感觉自己行动鲁莽了,担心自己得罪了姬遫,心里非常忐忑。

    只是没有见到姬遫,她心里又非常不甘。在草州剿匪中,她只是远远地瞅着他,根本不能抚慰对姬遫的思念。她借口累了,选了一处稍僻静的大车客栈住下了。

    这么做是忌惮大梁单颖的禁卫军无所不在,害怕被单颖察觉自己的行踪。

    无忌察觉到了翟婵的恐惧。虽然她没有正面告诉郎逍,却还是明白无误地说了他的名字叫无忌。也就是说,他这个青蝉冒头了,危险也就跟着来了。现在,翟婵也应该察觉到了这一点,坐卧不安了。

    是离开大梁的时候了。

    奇怪的是,翟婵似乎还不想走。

    大梁是个极为繁华的地方、商铺,客栈、酒肆、食铺很多。但是,翟婵一点也没有兴趣,天天龟缩在客栈房间里。

    无忌明白了,翟婵不是担心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郎逍,而是担忧怎么应对姬遫翻脸后的局面。

    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果按照姬遫既定的藏匿点隐居,那么,石颇会很容易地找到她们。无忌的安全或有保障。

    但是,毕氏和她翟婵,或许还有白莹就难说了,激怒了姬遫谁也不敢保证他没起杀心。

    她的心变得忐忑是正常的,那可是与自己性命交关的选择,一旦选择错误,她们都就断然没有活路。

    她一旦后悔来了大梁,对下一步的去向充满了仿徨。如果就此抛开姬遫既定的隐居点,断了与姬遫的联系,那自己将来就没了出头之日,再也成不了王子。

    这是翟婵所不甘的。所以犹豫不决,很苦恼地呆在客栈里,哪里也不想去。

    只是不出客栈也不行,呆在这里万一遇上事情只能束手就擒,无忌可不想有这样的结果,于是吵着要出去。

    见无忌在房间里呆不住,没办法,翟婵只得在中午的时候赶着马车去街上逛一圈。

    其实,她只是赶着马车绕着王宫转悠一番。她渴望能够见到从义渠归来的姬遫。她感觉自己很可笑,怕见到姬遫,心里却特别想他。

    一晃,十来天过去了。

    天气很冷,她们除了坐马车在王宫周围转几圈,几乎没有出过客栈,四人一直龟缩在翟婵房间里烤火取暖,除了逗无忌嬉戏就是瞎扯聊天。

    今天是腊月十二,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姬遫似乎没有回大梁的迹像,翟婵寻思姬遫是不打算回大梁王宫过年了,躲猫猫的游戏无法继续玩下去,她打算动身去北屈城了,权衡利弊,她不能掐断与姬遫的联系。她想好了,如果姬遫真的要拿自己出气,就让他出好了,自己也只能认命了。为了无忌的能够回宫,不管什么样的惩罚她都必须忍受下来。

    翌日,睡了一个懒觉,吃完饭已经快晌午了,照例赶着马车去王宫外逛圈。

    但是,来到王宫前门,发现王宫大门周围和大街被禁卫军封锁了,宫门前站着许多衣着光鲜的朝官,正在与姬遫作揖寒暄。

    看来是朝官得报姬遫回王宫,聚集到王宫大门口迎接来了。

    翟婵的马车被拦在了道旁,她坐在车辕上冷冷地注视着王宫大门方向,全然不顾毕氏让她进车厢里避一避。白莹也自告奋勇接替她赶车,也被她拒绝了。她不在意姬遫发现自己,内心还有一点盼望姬遫发现自己。只是忐忑他会怪罪自己向郎逍透露了无忌的秘密,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惩罚?

    围观的人不少,一些人还很兴奋地指着宫门,叽叽喳喳的。

    寒风呼啸,雪被裹着打着旋,“呜呜”地呜咽着在大街上飘荡。

    顾上寒冷,在前门候着的朝官和大小宦官、齐刷刷地躬腰作揖。只见身穿袄袍的姬遫笑吟吟地走出车辇向他们走去,鞠躬揖礼。一旁的鹫烈、石颇等也纷纷作揖行礼。

    姬遫与祀夫作揖后,亲热地挽住祀夫一只手臂,冲祀夫身后的郎逍点点头,与祀夫说起了话,边说边朝那些朝他作揖的朝官挥手致意。

    祀夫也是一脸的笑吟吟的,与姬遫边走边聊。

    又看见了一个朝廷重臣,姬遫停下脚步与他寒暄。就在这时候,郎逍不知道什么时候靠近了姬遫,趁着祀夫与其他人说话的档口,他揪着姬遫的袍袖说起了悄悄话。

    但是,姬遫只是顿了一下,并没有搭理他的话,与祀夫依旧继续前行,进宫去了。

    王宫前发生的一切都被翟婵看在眼里。虽然她没有听到姬遫与郎逍俩的对话。但是,他俩的对话的内容即便是傻子也能猜得出来。

    石颇、鹫烈、塚丘,和单颖等人也随姬遫进宫去了。

    见太子已经没入王宫中,宫门徐徐关闭,天很冷,宫门前那些被冻得哆哆嗦嗦的朝官士大夫们立刻袖手,缩头缩颈地一哄而散,走了个精光。

    显然,他们来迎接姬遫是出于礼仪,迅速地抽身离去才是他们真实的态度。

    作为太子和相国,姬遫在朝廷的声望还是很高的。但是,这不能代表他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次出宫时间长达两个月,朝官们很是担心,毕竟他是魏国唯一的太子,肩负着魏国的未来!朝官们的恼怒是可以理解的。

    翟婵忧郁地看着往宫门前的这一幕,对姬遫太子的境遇有了深深的忧虑。朝官士大夫们对姬遫外出显然是非常不满的,难免担心他登上王位以后,也会这样冒失、激进,这会导致江山社稷造产生大危机。只是他们无法向襄王上谏弹劾他,襄王就姬遫这么一个儿子。但是,朝中的舆论会对姬遫非常不利,他们一定会把目光顶在姬遫的子嗣上。

    想到这里,她感觉很兴奋,幸福感意外地突如其来。

    这一次大梁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