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送走了陈家人一行,崔氏疲惫的在房间揉着头。

    老妈子在旁边帮她卸钗环,“夫人可是因为陈老夫人来访的事而头疼?”

    “可说不是,前几日庆阳公主办赏花宴,往咱们府里送帖子,老爷偏不让两个丫头去。”

    “听说太子瞧中了南宫家的姑娘……咱们家的姑娘,就算不去做太子妃,怎么也要配个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才行。”

    说这话的时候,崔氏一肚子怨气,南宫家马上就爬到他们头上了。

    “陈家真是自不量力,竟然敢贸贸然来上门谈亲事!”

    “夫人,也未见倒是自不量力……”

    “怎么说?”

    老妈子道,“太后一向运筹帷幄,她那么疼念云公主,怎么会随随便便把公主嫁给陈家?”

    “你的意思是……”

    “奴婢的意思是,夫人先别急着拒绝太快,咱们可以先观望观望再说。”

    “奴婢觉得陈老夫人说的有些道理,陈家毕竟也是八大世家,祖上配享太庙。”

    “之所以现在落到八大世家之末,陈老爷早逝是一,两个公子一时科举不得意是二,想来一时不如意也是有的。”

    “定然是太后觉得陈家还有些看头,所以才愿意把念云公主嫁给陈家,而且还给比公主份例多两倍的嫁妆,想来是要扶持陈家。”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崔氏陷入沉思。

    不过她很快又回神道,“我刚刚在席上说的话,是不是太重了,会不会就此打消了那秦氏接亲的念头?”

    “夫人放心,奴婢瞧着那陈老夫人很喜欢二小姐,在席上,眼光就没离开二小姐。”

    “而且自陈老爷过世,陈老夫人独立支撑陈府,她定然是看中了咱们家的实力,不会那么轻易放弃的。”

    “也好,”崔氏点头,“陈绍安不是随军出征了么,倘若他能立个军功回来,咱们和这陈绍康的婚事一切好说……”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果陈家真有待起之势,咱们光裕伯爵府可以做这东风!”

    回府之后的老夫人,也是有些欣喜的。

    尽管伯爵夫人没松口,但是她看出二小姐丁敏茹的心动。

    万万没想到,用在苏念云身上的计策,依然可以用在丁敏茹身上。

    这套路她驾轻就熟啊!

    想到这里,立刻让人去书院把二儿子喊回来,准备把陈绍安的成功策略传授给二儿子。

    不想午时派出去的人,直到夜里才把人带回来。

    “书院离着才几里路?怎的现在才回来?”老夫人沉着脸问小厮。

    小厮垂头垂手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回答。

    还是陈绍康道,“母亲,您别怪他,是我根本不在书院,而是和几个同窗一起出去踏青了。”

    “踏青?”

    “是啊母亲,日日闷在书院读书,我都快要发霉了。”

    “我们就几个同窗相约一边踏青放松一边背诵诗书,没想到这样做反而比在书院里闷着读书更快记的更好……”

    “是吗?”老夫人一听他读书更快更好,眼中就有了欢喜之色,“你认真读书就好。”

    “我读的可认真了,您看因为太用功忘了看脚下,还狠狠摔了一跤!”

    “哎呦,让我瞧瞧,可摔伤了没有?”一听儿子摔倒了,老夫人担忧不已,“要不要给你叫个大夫来瞧瞧?”

    陈绍康摇摇头,“母亲,没什么要紧的,我可是堂堂男子汉!”

    老夫人爱怜的抚摸陈绍康的头,夸赞,“我的康儿长大了,已经是陈家的顶梁柱了!”

    陈绍康看了一眼小厮,“你出去吧,我和母亲单独说话!”

    小厮急忙退出去,一边回自己的地方,一边想二爷可真是编故事的高手。

    明明他找遍全城,才在万花阁找到的二爷。

    怕老夫人责罚,二爷一直在外面把酒味、脂粉味散个干净才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