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爱东今天比较激动,倒不是因为谢副县长给他站台。

    谢副县长给他站的台实在是太多了。

    他年轻的时候就进入建委,那时候谢副县长还是建委副主任,正好分管着他。

    相处的时间一长,两个人更加觉得彼此之间共同语言很多。谢林军手头上有权,张爱东头脑活泛,主意多,又都喜欢搓麻将、洗澡,渐渐地张爱东就成了谢林军手下的爱将。

    再后来,谢副主任变成了谢主任,张爱东也变成了建委旗下的阳城地产公司经理。

    可没过几年,县里要求企业改制,说什么要整顿红顶商人。折腾一番,阳城地产公司便脱离了铁饭碗序列,成为私营企业。

    当年张爱东还为自己的去留而两难抉择的时候,也正是因为时任建委主任的谢林军的极力劝说,以及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才让他坚定了跳出去下海的决心。

    如今他的事业是越搞越红火,身价已然好几个亿,谢林军也成了谢副县长。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他张爱东最感激最尊敬的人就是谢林军谢副县长,在阳江县,他可以不给任何人面子,但绝对不会不给谢副县长面子。

    尽管这一次新区的地块,谢副县长给的信息不太准确,让他丢掉了一块不错的肥肉。

    但做企业家的,心胸一定要宽广,哪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区区一个小地块,还不足以影响他跟谢县长之间深厚的关系,下一次再弥补上不就行了?

    这一次,他拿下的地块搞开发,马上就要开始预售,举办一个酒会预热预热。按道理来讲,这也不算是个大事,但谢副县长还是来捧场了,不但自己亲自来了,还带来了来自省城的文化厅的两位年轻的处长。

    这两位省级部门的处长尽管不是建设条线上的,但毕竟是省城来的领导,他们肯来参加今天的酒会,就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话要是传出去,他阳城地产的项目,省里都有领导参加,绝对倍有面子,项目不火才怪。

    张爱东已经想好了,待会儿再他跟谢副县长、两位年轻的处长在新楼盘沙盘前合个影,更添了为新盘造势的噱头。

    几个嘉宾发言完毕,张爱东就在谢林军的带领下,给两位处长敬酒,并热情地招呼着几个媒体朋友。

    这年头要想名头打响亮一点,结交几个记者是必须的。

    记者的一支笔,能量可不小。

    前年张爱东的一个项目出了点质量问题,碰巧隔壁的项目也爆出了质量问题。但由于他跟报社的几个记者关系好,所以记者们在报道他的项目的时候,侧重于写张爱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补救,确保了工程质量,一件坏事写成了好事。

    而隔壁的老杨,不把人家记者当回事,结果记者们专挖他们的管理问题,因为管理落后导致工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这样的企业推出的楼盘,怎么能住人!

    同样的问题,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读书人的力量。

    他张爱东之所以这些年混得风生水起,就是因为他懂得和气生财。

    张爱东四下招呼着熟悉的朋友,正准备到其他地方转转,却听得不远处有人高声叫道:“是你?你竟然跑这里来蹭吃蹭喝?”

    声音比较大,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只见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对面而立,其中一个瘦得可怜的少年,正昂着脑袋,用手指着另一个少年。

    张爱东眉头一皱,什么情况?

    其中一个少年他是认识的,谢副县长的公子谢炎,这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谢炎肯定是跟着他爸爸过来参加酒会的,自然不会来蹭吃蹭喝,那么,蹭吃蹭喝的一定就是对面那个孩子。

    谢林军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似乎与人发生了争执,当即亲自走了过去。

    他这么一过去,周边的人也只好跟着过去看个究竟。

    “这个小朋友是跟谁进来的?”作为东道主,张爱东发了话,他目前还摸不清底细,万一这孩子背后有着某个熟悉的朋友,那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郑亚军也看到了这一幕,忙赶过来打着招呼:“谢县长,张总,不好意思,这是我表弟,我带他过来见见世面的,不能算是蹭吃蹭喝吧?”

    张爱东乍一看郑亚军,有些面熟,片刻之后才想起来:“哎呀,原来是郑总带来的,那就好了,没什么大事了。”

    谢林军见状,笑问道:“这位郑总是?”

    张爱东忙介绍道:“县长,这就是大明房地产的郑总,新区第一个地块,就是他们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