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数月后,安州希望书院正式挂匾,开始对外招收学生。

  纵使谢家祖父不算太迂腐保守,但还是对她开女学之事,有些不赞同。

  林思月也没想着说什么大道理,而是选择用事实说话。

  她拿出之前考察时所做的人口家庭报告,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个完全无关的事实。

  “之前还是部落制的时候,作为部落新生后背力量的孩童一直是被保护的对象。在冬季资源十分有限难以让族人吃饱的时候,部落里头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便会因为想要节省资源给下一代,而选择独自离开部落生存。”

  “毛茹饮血时,尚能有这样的举动。如今百家学说,讲仁德,讲操行,倒是总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做一些完全违背学说之事。”

  说罢,她选择直接进入正题:“因之前的两场灾难,安州人口亦有减少趋势。有的家里头,只余女子和孩子,而且,这样的家庭数量还不少。”

  她指着报告中的其中一个数字,分析给众人听:“这样家庭多是母亲和孩子组成。有的家中孩子多些,有的孩子少些。因为体力等外在原因,可能即使辛苦劳作也养不活孩子。这样,即使要靠县衙接济的话,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凡母亲能出来找活做,或者学一门技艺,那他们的生活也许会轻松一些。古有孟母三迁,说明不光是父亲,母亲的教导对孩子而言也很重要。”

  “再说了,安州希望书院只是启蒙和学技艺的,又不是学了之后就去科考。”

  谢家祖父沉痛地看着纸上的数字,叹了口气:“你的意思是,开女学是因为这些孩子?”

  “不,只要愿意学,谁都可以来报名。”林思月笑了笑:“我只是拿来做例子,她们对学习谋生的手段其实比较迫切。”

  谢小堂弟在旁好奇道:“若是学了也找不到活做呢?”

  “这个问题,还是要由姚大人费心的。”她毫不犹豫地把人推了出来。

  姚元其则淡然道:“之前诗会招短工的流程,以及后续工钱发放都是由我负责监督。之后我们也会与城中或者外来商户保持良好的联系。”

  一旁的萧齐光反正是听明白了:“是要做好监督措施。与生手相比,大多人都会选择熟手吧?毕竟少了培训的时间。”

  造纸坊当初招工时,光培训就耗费了不少时间,还有因为培训考核未过,而被淘汰的。

  林思月则在众人讨论之时,将谢悠然拉至一边:“谢小堂弟,听说你还擅长书画?”

  谢悠然有些警惕:“萧哥哥那么忙,我可不想像他那样。”

  林思月摇了摇头:“这作画和开作坊,那可是两回事。你若画的好,那你画出来的那些好作品,不能流于后世,就太可惜啦!”

  谢悠然眼睛一亮,扭捏问道:“要我画什么?我可是要收银子的。”

  他忍痛道:“最多不收你零头。”

  林思月告诉他:“之前咱们不是说好了出本故事集吗?”

  谢悠然无奈道:“我不知道你我何时成了咱们,不过我倒知道你怂恿小公子出故事集来着。”

  林思月厚着脸皮道:“我思来想去,这做故事集,不如做画本了。毕竟像谢小堂弟这样读书读得好,连生僻字都能认识的读书人,实在太少啦!”

  “那是自然!”谢悠然颇为自豪:“书院里的同窗大多考不过我。”

  “这你也不是白画的。画本上会印上你的名字,每年还会按照售卖情况发放分红。请惊才绝艳的谢小公子您务必考虑一下!”

  谢悠然高兴了:“那乡君可得尽快写张契书才好!”

  谈完事的第二天,她又带着人去挖沟渠去了,回来的时候人黑了不说,还瘦了一圈。

  萧齐光嘲笑道:“你就准备这个样子成婚?本来就不漂亮。”

  他给林思月递了个养殖处刚收上来的水果:“何必亲力亲为?”

  林思月拿起果子便啃了一口,一边吃一边从包袱里掏出几个“本子”来。

  “他在乎的,是我这个人的智慧,即使我的相貌再丑陋,他也不会嫌弃。”她抽出其中一本,递过去给萧齐光,示意他打开看看。

  小公子将东西接了过去,随手翻开来:“我其实没什么想要的,就盼着雨水。有雨水,粮食也许会长得好一些。”

  “我想送孩子去希望书院,她很乖,要是能学识字,以后就不用像我一样辛苦。”

  “我想要爹爹早点回家来,我已经好多好多天没看见他了。我去问娘,娘就哭,我就不敢问了。”

  他心中隐隐有了猜测,只是张不开口。

  林思月在旁状似不在意道:“这是大家的愿望,有的很简单,有的又很复杂。”

  萧齐光指着其中一条:“还有这个,这么粗俗,你也记。”

  她伸头一看,只见上面记着“我想要好多好多银子,要是永远都花不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