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来了,考察过了。写出来的字也比自己的好看多了。

  人也很内敛安静,问一句答一句,从不插话。

  林思月把自己所写的教案与课程安排给张素娘看了,跟她说了男学与女学的不同。

  “只有开厨艺,学辨认药材这样的课,才有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家把家中的女孩子送过来。单教经义类的,不行。”

  “还有每逢初一和十五开的讲座。所教授的内容你也看到了,主要是教他们做些用来吃或者用的东西,也许能帮忙增添一点进账。”

  “毕竟,书院都是要收束脩的嘛。”

  张素娘低着头道:“我愿意留在这,还望乡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

  “好啊,赵天泽很喜欢这群孩子。他既让你来,便对你是放心的。”林思月笑着道:“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先学好这些课程,等赵天泽或者我教授的时候,先在旁看一看。”

  “若是觉得可以适应,再答应也不迟。”

  她看着把紧张写在脸上的张素娘:“书院后头有几间放杂物的屋子。我听赵天泽说了,你们住得比较远。若是来回不方便,便收拾出一间,先住下吧。”

  “可以把你娘也带来哦。赵天泽说了,他师母刺绣技艺极高。”

  岂止是住得比较远,实际上和露宿街头也差不多了吧?

  张素娘红了眼眶,胡乱点着头,正欲躬身道谢,却被林思月扶了起来。

  “你好好帮忙教这些孩子,就是对我最好的道谢了。”

  “其实看到你的时候,我心里头是有点庆幸的。若是个男夫子,好不容易开起来的女学又不知道会有什么风波。”

  “其实我觉得是男夫子还是女夫子都无所谓,可外头的闲话毕竟太多了。”

  张素娘母女搬来的那天,两人的行囊中装着最多的,竟然是书籍。

  自此,她们便在书院住了下来,还在不远处开了一小垄菜地。

  之后,林思月告别满脸担忧不舍的林家人,和执意要跟着她去安州,却被她劝说要留下好好看家的青青。

  青青已经不是曾经那个说什么都要跟着她的青青了。

  “我一定会好好看好庄子和书院,等小姐回来的。”青青建议道:“那几个游侠里头,有个叫王五的,人比较机灵,小姐带着他,让他帮您跑跑腿吧。”

  带着小游侠王五,挥别亲朋,去往官道口,与新任安州知县姚元其,曾经是大司农,如今却是安州同知的张文和汇合,一起前往安州。

  她同张文和要熟悉一些,索性便好奇地问他:“张大人,后头那个漂亮马车里头坐着的是谁啊?也要跟我们一起去安州吗?”

  张文和想起那位的吩咐,搪塞道:“出来体验生活的王孙公子?”

  “那挺好的啊。”林思月道:“王孙公子出门总要带点护卫吧,连带着我们也安全了些。”

  张文和笑了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路上,林思月都专注自我。但凡路过一个地方,都会去集市与人攀谈。

  或者问问人家家中的收成怎么样,都去哪买种子,一般都种什么作物?

  慢慢地便记了许多纸张。

  有一个地方自古以来出了许多名士,她还特地跑去当地的书坊买人家的传记。

  当然她最先买的便是名相张臣的传记以及他所写的经义和游记。

  那出来体验生活的王孙公子见她这幅样子,不免道:“这传记我早便读过了。没什么特别的。”

  可林思月却觉得里头有很多可以学习的经验啊?

  比如张臣在“歙县游记”里头提了修建水利的重要性。

  但是后世的农业灌溉,机器甚至是人工降雨都已经很方便了。

  即使前去安州,可她也只是去种田的。

  “那你挺厉害的,都读了些什么书啊?”

  萧齐光道:“自然是能读的都读了。”说罢又念了首诗,还有接着要念的意思。

  “等等。”林思月不想听这些酸诗,便打断了他。

  “我读书时有些问题想不明白。你既读了这么多书,便帮我看看?”

  随意从记载的纸张中抽出一张记载疑惑的,就给他递了过去,想把人打发走。

  萧齐光也没仔细看,就同她保证:“待我思索片刻,便给你解惑。”

  接着,林思月就看着这位公子吧啦吧啦地说了许多无关紧要的话。

  看似每句话都围绕问题,但是根本没有提出解决方法。她突然明白,这位公子的家人为何舍得将孩子放出来了。

  她所抽出并交给对方的纸上面,写的是兴修水利的问题。

  眼见对方说罢等待夸奖的样子,林思月叹了口气。

  “这位公子,修建水利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你说的也没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