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秦小雨寻思着要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最好能自建一个渠道,也能帮助村民多赚一些钱。

    虽然,现农村的风气不如以前那么淳朴,不过沙湾村的大多数村民还是老实、憨厚。

    除此之外,村子里面流传下来的一些传统还是值得称赞。

    比如谁家的姑娘出嫁,彩礼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两万。

    作为嫁妆还是带回去的,甚至女方家还要补贴。

    父母不图男方家的钱财,他们是嫁女儿,而不是卖女儿。

    只是希望两个人生活的更好一些,以后人生道路上能互相理解,包容。

    秦小雨心下高兴,成为沙湾村的村民还是很荣幸的。

    “...”

    穿过村子,向码头走去,远远的看到码头上站着很多人。

    此时,原本安静的码头变得热闹起来。

    这里分为三种人。

    一种是闲聊的村民,另一种是出海归来的渔民,剩下的就是鱼贩子。

    秦小雨见到熟悉的村民,上前打了招呼,便自是走向自己的渔船。

    村民们把自己的‘战利品’从船舱中一筐一筐的取出来,和鱼贩讨论这价格。

    “老王,今天捕到啥好货了。”

    “呦,一只大龙虾,差不多有一斤多吧。”

    “呵,还有一条珍珠斑鱼,不过个头不大,估摸着有50斤。”

    “不错了,能卖个2000多块钱。”

    “...”

    众人拿叫老王的男子打趣。

    老王每人发了一支烟,苦笑道:“大家就别拿我寻开心了,我这是出海了一天的收获,油钱都保不住。”

    秦小雨也走了过去,伸头看了看,捕到的鱼确实是不多。

    除了刚才的,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海鲜。

    大多是常见的黄绸鱼和青蟹,数量少,也不太值钱。

    渔民出海费用可不低,一天得有大几千块钱,这还不包括请人工费。

    当然运气好的话,遇到鱼群和昂贵的鱼,也能赚个十万块左右。

    问题是大家的运气都不太好。

    “涛子,收珍珠鱼不。”

    一名脚穿人字拖,沙滩裤的男子走了过来,看起来有四十出头,正是老王口中的涛子。

    男子推了推蛤蟆镜,胳膊上的大金镯子很是显眼。

    他瞅了一眼:“个头太小了,有多少斤。”

    老王如实回答:“刚好55斤。”

    男子直接杀价:“35元一斤怎么样。”

    “啥?涛子,你这也太狠了吧。”

    “怎么着也得给个45元吧。”

    老王顿时就急了。

    秦小雨暗暗咋舌:野生珍珠石斑鱼价格在50-60元之间,再大点的能卖到80元左右。

    一上来就砍掉近一半,这些人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男子用手摸了摸:“不是,你这太小了,卖不上价格啊。”

    “最多再加5块钱,不会再高了。”

    老王猛吸一口烟:“成,40就40。”

    一条鱼一下就少卖了千把块钱,简直是明抢。

    他接着说:“涛子,这里还有一只大龙虾。”

    男子瞄了一眼:“个头不小,颜色纯正,不过,左边的钳子少了一半,250块。”

    “这个价格不好听,再加20,280怎么样。”

    说完,老王又递出来一支烟。

    涛子伸出一根指头:“10块。”

    “这给你的已经是最高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