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高煦留下张本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想听听这位四朝元老对近些时间内朝廷那些新政的看法。

    鉴于上一次的科举改制一事,若非蹇义夏元吉去请动了老先生陈济开口,朱高煦只怕会犯下大错,所以从那之后,朱高煦就不敢随便开口下令了,凡是重大的改革项目,他都会召集一些三朝元老或者说四朝元老询问一下他们的意见,从而查漏补缺。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家在大明官场里面摸爬滚打了一辈子,走过的路比朱高煦吃过的盐都多!

    他们对大明官制的了解,以及对大明国情的了解,远远要超过朱高煦这位大明皇帝!

    这可都是些人才宝藏啊!

    眼下这张本,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老尚书,朕就是想问问您,国朝这些新政,可有什么弊病?”ωωw..net

    听到这话,张本一愣,随即露出了为难之色。

    皇帝陛下这个问题,可真不好回答啊!

    谁不知道现在朝廷推行的这些新政,基本上全都是出自眼前这位陛下之手?

    这你还真敢说出什么弊病吗?

    那就是在打皇帝陛下的脸啊!

    “陛下恕罪,臣年迈昏聩,不知……”

    “老尚书!”朱高煦抓紧了他的双手,诚恳开口道:“你不要多想,朕是认真的。”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朕推行这些新政,目的自然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为了让我大明蒸蒸日上。”

    “但是朕毕竟是大明天子,所以身边那些人除了恭维就是迎附,没一个人敢指点君王过失,朕这心里面一直都很是不安!”

    “老尚书为国朝操劳了一辈子,想来也不愿见到国朝留下隐患吧?老尚书有话但说无妨,朕赦老尚书无罪!”

    话听到这儿,张本也很是动容。

    这位皇帝陛下,也并非像是那些朝臣评价的那般,乾纲独断、圣心独裁,听不进去人话嘛!

    看看,多谦逊有礼啊!

    既然皇帝陛下都开口了,那张本也不能拒绝。

    “陛下,眼下国朝新政,大致有三。”

    “其一是内阁令杨士奇推行的摊丁入亩新政!”

    “其二是内阁大学士杨荣巡抚天下,兴办免费教育!”

    “其三是中央各部寺监入驻地方,在地方上设立分部机构!”

    “其余的国策,比如远洋贸易,比如西征中亚,这些是军方的项目,臣身为文臣,就不过多置喙了。”

    “所以今日咱们就浅谈一下这前面这三大新政,从第三项中央部寺监入驻地方开始……”

    朱高煦:“……”

    额,好像找了位喜欢唠嗑的老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