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自从陆涵之备考小提琴首席失利后,他的状态就一直不太好,为了哄他开心,陆雅之算是煞费苦心。

    周末,陆雅之准备了一背包的零食和水果,我和她决定带着母亲和陆涵之一起去爬长城。

    一路上陆雅之的嘴巴就没有停过,噼里啪啦总有说不完的话,母亲还不时被她逗乐。陆涵之开着车,不怎么参与我们的话题。

    来到长城入口,陆涵之买好票,陆雅之显得很兴奋,她拉着母亲就往里走。这是我第二次来爬长城,记得第一次来这里还是和卢佳一起,那时候的我们就像现在的陆雅之,兴奋至极。

    走了没几步,陆雅之将背包塞到陆涵之手里,对他调皮一笑,又拉着母亲往前走。

    从八达岭上长城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因为是暑假,来爬长城的人有点多,主要还是以家长和学生为主。

    陆涵之背着背包,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跟在他身边,不知如何打破我俩之间的平静。

    陆雅之和母亲走在前面,她突然转身喊道:“梁姐姐,你让我哥走快些,我还要让他给我拍照呢。”

    听到陆雅之的喊声,陆涵之并没有加快步伐。

    我尝试着问他:“这是你第几次来爬长城?”

    “第三次。”

    “我是第二次,第一次和卢佳一起,没走多远她就喊累,不愿意动。我今天想再走远一点,看更多的风景,你陪我一起吧。”

    陆涵之点点头。

    陆雅之穿过人群跑到我们前面问:“我们是走南长城还是北长城?”

    “南长城”,“北长城”我和陆涵之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陆雅之不知道该听谁的。

    我说:“先去南一楼吧,来趟长城不去好汉碑合影算是白来了。”

    “就这么决定了,我们先去好汉碑。”陆雅之说着便向母亲跑去。

    我和陆涵之跟在她们身后,我真怕陆雅之一个不小心将母亲落在了人群中。

    往南长城这边走的游客相对而言要少一些,没走多久,我们便跟着人群一起来到了南一楼,见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时,陆雅之兴奋地拉着陆涵之给她拍照。

    我和母亲也拍了些合影,这些照片对我而言十分珍贵,我希望以后的每一年,都能和母亲拍上几张这样的照片。

    陆雅之还拉上路人帮我们一起拍了合影,这应该是我和陆涵之唯一的一张照片了。

    领略了南长城的美景,我们又跟着人群往北长城走,北长城的台阶相较于南长城更陡峭一些,远处挺拔的山峰又比南长城的巍峨壮观不少。

    我们一路走,一路拍照,在陆雅之的推波助澜下,我和陆涵之的合影越来越多。走着、说着、笑着,渐渐的,陆涵之好像也不再苦着个脸。

    走到北四楼,我们停住脚步休息了一会儿,陆雅之拿出防晒喷雾,又在身上喷了一遍。我和母亲也补了补防晒霜,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陆雅之在背包里又翻出一瓶防晒喷雾,悄悄递给我,她指了指站在城墙边上的陆涵之,我心领神会。

    我们悄悄走到陆涵之的背后,对着他的脖子、手脚,一顿乱喷。陆涵之先是一惊,然后又是一脸无奈,最后他抢过陆雅之手里的防晒喷雾,追着我们两个使劲喷着。我们躲着、笑着,这种场景像极了小孩子之间的追逐与打闹。

    笑过、闹过,我们又开始向更高的地方攀登。越往后走,天气越热,道路越陡峭。快到北六楼时,陆雅之就投降了。

    “哥,我们还要往前走多久?”

    “你不是想拍照吗,去北八楼,那里的风景好。”

    “我今天应该拍了不少照片吧,我看林姨挺累的,不如我们回去吧。”

    陆涵之笑着说:“你自己累,还拉上林姨。”

    母亲说:“我一把老骨头,也走不动了,你们去玩吧。”

    我走到母亲身边说:“北七楼有缆车,要不我们坐缆车下去吧。”

    陆雅之说:“我陪林姨下去,梁姐姐,你陪我哥好好散散心。”

    “我心情很好,你们走累了,我们就一起回去吧。”陆涵之说。

    陆雅之看了看我,我知道她担心陆涵之,我说:“我还没去过北十二楼,不如你陪我去看看。”

    母亲助攻:“小陆,你陪静静去吧,我和雅之先下去等你们。”

    陆涵之只好答应母亲,陪我继续走下去。

    到了北七楼,陆雅之从背包里拿了一瓶防晒喷雾便和母亲一起坐缆车下去了。陆涵之背着包,我与他继续前行。

    没走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北八楼,好汉坡就在这里,北八楼地势很高,视野更开阔,美景尽收眼底。

    一阵微风吹过,我的帽檐轻轻摆动,盛夏的风里有青草的味道。我站在城墙边,对着远去大声喊去,陆涵之和路人都被我吓了一跳。我对陆涵之说:“你试试,这样挺减压的。”

    陆涵之看了看我,显得有些害羞,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对着远处又是一声呐喊。

    这次陆涵之没有犹豫,对着远处“啊”的一声大喊,接着又是一声。听着远处不太响亮的回声,陆涵之对我笑着。曾经这是我和陈诺一起减压的方法,现在它也帮到了陆涵之。

    我跑起来对陆涵之说:“我们比赛,看谁先跑到北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