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飞往大洋彼岸的飞机准时起飞了,因为在寒假,卢佳早已回家,她很遗憾没能来送我一程,但我们彼此约定,等我回国时,她一定会来接我。

    坐在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上,我心里好像又丢失了一块东西,当然,我知道这种感觉是暂时的,故乡还有很多人在等着我。而弄丢陈诺的这三年,我心里缺失的那一块东西却永远找不回来了。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我终于从大洋那头来到了大洋这头,刚下飞机的我还是迷糊的,甚至有些辨认不清楚方向,还好有机场地勤人员的指引,我和一起来的同学顺利坐上了车。在车上我稍微打了个盹,我不敢让自己睡得太沉,虽然我们是一群人,但人生地不熟,我害怕自己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掉队了。我要时刻保持清醒,清醒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下车后,我们一个个筋疲力尽推着行李往学校走去。来到学校门口,欢迎我们的条幅随风摆动,此刻,我们舟车的劳顿一下子烟消云散,这就是我们即将开启新生活的地方,所有美好的憧憬,都将从这里开始。还没等我们跨入校门,负责接待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就拥了上来,即便我们切换了另一个国家的语言,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很快,我们就被带到了宿舍,负责接待我们的老师和我们此次的领队简单交流后,我们所有人都开始了倒时差。

    足足睡了十二个小时,第二天早上,我们都精神饱满的迎接新的一天。伯克利市的气温不算太低,相较于昨天,今天下着蒙蒙细雨。看着窗外没有行人的街道,我突然觉得一阵凄凉,毕竟在中国,马上就快过年了。以前就算离得再远,每年我都会回家陪父母一起吃年夜饭,今年,这简直就是奢望。

    简单吃完早餐,有同学建议我们去学校里走走,了解一下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后上起课来也不至于像是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连教室在哪里都找不到。

    我们一行人拿上雨伞便结伴走在这令人向往的大学校园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才换来了这一次的交流学习机会,我特别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伯克利大学跟武大完全不一样,这里的绿地更多,道路相对而言窄了一些,走在这样的水泥路上多了一份绿植环抱的感觉,少了一份樱花烂漫的情趣。蒙蒙细雨绵绵不断,落在伯克利大学的每一栋建筑上、每一处草地上、每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会让你觉得置身这样的校园,又多了一份西式的浪漫,少了一份江南烟雨的意境。

    第三天,没有了细雨的陪伴,我们计划着去校外走走。出于对我们安全的考虑下,领队交代不要走得太远,尽量不要跟街上的陌生人交流。我们做出自己的承诺,便结伴而行。

    伯克利市的街道和国内一样干净、清爽,只是街上的行人不太多,如果在国内,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起年货来,大小街道、巷里巷外无处不是一副繁忙的景象。伯克利市的建筑物多是罗马柱式结构,看起来相当大气。不知名的街道上一排又一排的西方建筑,不禁让我想起了武汉步行街上的那排西式老房子,相差无几的外观,却让人有不一样的观赏心情。学校旁边有很多书店,这是我喜欢的,如果可以,我希望时常能去里面看看书,感受一下异国他乡书店的独特魅力。

    沿着街道往前走,听说可以走到海边,海的那头是旧金山。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没有继续向前,大家一致默契地开始往回走,这种漫无目的地行走让人觉得很轻松。

    经过这些天的游览和熟悉,我已经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饮食。当然,我承认在饮食方面我没有同行的伙伴细心,他们早就准备了老干妈、榨菜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美食。好在我有一个强大的胃,无惧任何黑暗料理。

    这期间,接待我们的同学还带着我们去书店淘了这学期上课用的教材,从他口中得知,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旧书回收再利用,而且还可以让我们节省一大笔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伯克利大学春季的开学时间比国内要早一些,国内新年还没有到来,他们就开学了。随着一批又一批的返校生,整个学校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刚开始上课,我确实有些不适应,老师的口语、上课的纪律、大家讨论问题的方式,我还要一一适应,只是我给自己的时间不多,我时刻珍惜着来这里学习的机会。

    我不是那种特别擅长短时间内与人打成一片的人,一段时间后,即便我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可我还是一个人上课、一个人放学、一个人吃饭。这让我特别想念卢佳,如果有她在身边,那该多好。

    二月初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所有的留学生都自发地组织在一起,打算包一顿饺子过好这个异国他乡的新年,我也参与其中,仿佛找到了组织,特别安心,也特别温暖。思念的情感往往只能在这个时候得到缓解,漂洋过海,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悲凉的事情,如果大家能凝聚在一起,亲切感便会油然而生。

    伯克利的学长打算实现我们这群留学生的新年愿望,他邀请我们去他家过中国的新年。外国人的房子和电视里的一样,大部分都是单栋别墅,学长家特别宽敞,他的父母更是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作为客人,我们带了一些小礼物,与学长的父母相互认识后,学长直接领着我们去了厨房,开放式宽敞的厨房里摆满了食材,我们都很兴奋。据说这是学长家人昨天特意去超市购买的,我们中的学姐代表我们表达了感谢之情后,我们就毫不局促地动起手来。有和面的、有切肉的、有洗菜的、有配调料的。见我们动手能力这么强,学长一家人站在旁边呵呵笑着,想帮却帮不上任何忙。

    好一阵忙活后,我们的团年饭就做好了,学长的父母还烤了一整只鸡招待我们,满桌香气四溢的菜肴真有种在家过年的味道。

    留学生代表起身给学长家人介绍了我们做的这几道家常菜: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凉拌蔬菜寓意生财有道,清炒四季豆寓意四季平安;当然也少不了学长家的烤鸡,寓意吉祥如意。

    听着我们给每一道菜都赋予了美好的祝愿,学长一家人连连竖起大拇指,我想只有中国人才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隐藏在一日三餐的菜肴里,我们每吃的一口菜都是对未来的每一声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祝愿我们的家庭越来越美满,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今年的新年过得特别不一样,屋子里的欢笑声比我家的多,屋子里的朋友比我家的多,屋子里的祝福也比我家的多。此时此刻,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似乎感觉不到自己身在异国他乡。

    新年聚餐结束后,我们帮忙打扫了“战场”,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学长表达了他对我们的感谢,他说他们家从未像今天这样热闹、这样有仪式感,我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没有学长的帮忙,我们应该体会不到新年的美好祝福。

    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新年,但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我的思念我想留在国内,我的祝福我想留给最亲的人,我的幸福我想留给懂我的人。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