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真字大有文章,那么把这个真字融入一条文龙体内,把这个作为字种孕育呢?

    贺天缘不想过多干涉沈无,这也是博学士的最传统传承方法,老师培养一个弟子,但绝不是简单的复制自己。

    千人一面,那是为师者的悲哀,如果对一个博学士说他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不是夸奖而是羞辱。

    正统的博学士必须走出自己的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哪怕在路上遭遇风吹雨打,乃至不幸陨落,那也必须按照古老的传统去磨砺,绝不能因为过于爱护而导致博学士变成温室的花朵。

    这个理念被许多人不认同,这也是贺天缘这个文神殿的殿主沦落到这里的原因。贺天缘简直古老的传统,那才是博学士兴旺发达的根本之所在。

    因材施教,这句话太简单,简单到许多人听过却从未执行过,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固有观念去指导自己的门徒或者子女,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阅历可以成为晚辈的金科玉律,却没想过他们自身就走错了路。

    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是没用的,沈无踏上了正确的路,这条路如何走下去,那是沈无自己的问题,贺天缘只能给予有限的指点。

    走前人趟出来的路很简单,这是很速成的方法,可是前人没走过的路呢?那个时候谁来趟路?

    贺天缘不愿意过多的指点,沈无也不想强求,他觉得把这个“真”融入文龙体内可行,他就尝试着这样去做。

    具体融合到哪条文龙之中,沈无颇为耗费了一番思索,沈无隐约中有种预感,这个“真”字或许会给文龙带来与众不同的能力。

    九条文龙,分别代表天文、地理、风水、军事、道法、农桑、历史、杂学和数科。

    沈无能够运用的两条文龙是军事和历史,但是沈无不想把最关重要的“真”字融入这两条文龙之中,沈无中意的是道法。

    不同的道法,衍生不同的道术,最基本的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去判断不同的对手将会施展何种道法?和“真”字融合的文龙是否会预先看出对手即将施展的手段?

    沈无盯着第一张书页上的“真”字,沈无的眼眸变成了淡淡的银色,无数的文字涌动中沈无双眸逐渐恒定了两个“真”字。

    沈无独出心裁,想要透过双眼把这个“真”字蕴藏到道法文龙体内,慢慢在体内温养,可是沈无竭尽全力,眼眸中的“真”字也无法进入文龙体内。

    沈无有些悻悻然,难道这个“真”字无法变成字种?沈无试探着驱动历史文龙释放出体外,沈无的双眸银光闪烁,真字从沈无眼中消失,历史文龙的眉心则出现了一个字迹酣畅淋漓的“真”字。

    沈无想要抹去历史文龙眉心的字迹,这一次他无论怎么样努力也做不到了,那个“真”字仿佛是历史文龙天生的龙纹,再也无法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