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平二年(1347年)六月,南河内的楠木馆被初鸣的蝉声所包围。

    从吉野山回来的正仪,想向大哥楠木正行报告,便在馆中寻找。但是,看不到他的身影。这次他来到庭院,走近正在练弓的二哥楠木正时。

    “二郎大哥和太郎大哥去哪儿了”

    “怎么,你不知道北畠卿(父母房)叫你去了吉野山的行宫。对了,三郎昨天没回来吗他去哪儿了”

    “啊,嗯,等一下。”

    含糊其辞地再次走进馆里。

    (弄错了吗)

    小声嘟囔了一声。

    楠木正行一行人抵达吉野山,进入行宫林立的金轮王寺。

    庙堂里有准大臣的北畠亲房和权大纳言的洞院实世,还有大纳言的四条隆资等人。穿着束带、戴着垂缨冠的正行,与公卿们隔了一会儿,在庙堂下低头行礼。

    北畠亲房一边用扇子慢慢通风,一边开口道。

    “河内守啊今天吗(正当痛苦),开拍,每次御上老板娘(后村上天皇)讨幕纶旨比苹果和赐了。那样的,立即收集兵,附近的幕府平。御上老板娘为了进入到京!”

    庙堂上早已决定举兵讨幕。因为亲房和洞院实世一起说服了右大臣、二条师基。

    低头聆听的正行惊讶地抬起头。

    “我诚惶诚恐地告诉您,我认为您还是稍等片刻再出阵比较好。”

    四条隆资助歪着头。

    “这是为什么”

    “根据我向京都放出的透波,幕府诸将为了一己私欲,与副将军足利直义、执事高师直等人接近,诬陷无辜之人,侵占领地……”

    正行把盐冶和判官(佐佐木高贞)被杀一事放在了脑子里。

    “……尊氏政弘每节的直义只是好,扔到另一方面师直暂且将重用一万亿左右,诸将的欲望和不满,还会有肿胀,争的是何。都是幕府内侧开始暴露出脆弱吧。我们是等待,那个时候讨幕即可。如果责备,现在比赛的准备,附近的诸将军只吸引到这边,如果进攻者和亲人好吗”

    隆资助听了这番有理有据的意见,点了点头,洞院实世却皱起了眉头。

    “从内部暴露出脆弱……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明天,后天,一年后,还是十年后只要是希望,谁都能说出来。”

    接着父母也用轻蔑的眼神看着正行。

    “河内守,你考虑过御上夫人的威严吗”

    这个谜一样的问题让正行不知所措。

    “……离开京都的天皇,威严日益淡薄。天皇只有住在京都的皇宫里,才能保持他的威严。即使勉强,也有必要早日还幸京都。”

    可以理解父母房的意图。但是,正行在凑川南失去了很多族人,作为栋梁,他也有保护族人的责任。父亲正成的本意,应该是在备战时做好周全的准备。

    正行不死心地咬住不放。

    “幕府内部发生纷争是迟早的事。如果我们现在燃起讨幕的狼烟,反而会促使幕府诸将团结,成为强大的敌人。”

    面对抗辩,实世皱起眉头。

    “河内守,你害怕了”

    “不,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时机一到,我们一定会让你们见识一下楠木党的力量。”

    这是武士的面子问题。正行紧抿着嘴,一脸自信。

    于是父母房露出焦躁的表情。

    “现在正是时候,夫人纶不可复。还是赶快回河内出征为好。”

    亲房站起身,和实世一起退下庙堂。

    正行下意识地探出身子想要叫住二人,却被剩下一人的公家大将隆资助制止了。

    “河内守,我不是不明白你的想法,只是御上夫人也一样希望还幸。先举起讨幕的大旗,动摇幕府吧。”

    同情武士的隆资助开导了正行后退了下去。

    楠木正行不得不下定决心。在空无一人的庙堂里,我深深地叹了口气,独自伫立。

    “河内守大人,谢谢您。”

    回头一看,是弁内侍无席(日野俊子)。

    “这是内侍大人,三郎(正仪)没有粗鲁的样子。”

    “小弟大人(正仪)真是多谢您的照顾。”

    “不,不值得道谢。那么,就先告辞了。”

    正行站起身,轻轻鞠了一躬,转过身去。

    “听说您已经决定出征了,愿您武运亨通。”

    见弁内侍开口,正行再次回头,露出勉强挤出来的笑容,深深地鞠了一躬。

    楠木正行急忙赶回楠木馆,召集了弟弟正时、正仪,以及母亲南江久子、妻子内藤幸子等人。

    在大家面前,正行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讨伐幕府的纶被下了,楠木党迎来了出征的时刻。”

    “是吗……不过哥哥,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凑川港的父亲(楠木正成)已经去世十一年了,是时候考验一下年轻的楠木了。”

    正时察觉到哥哥正行的心情,故作坚强。

    但是,幸子雪子露出了不安的表情。

    “打仗是武士的习惯。我也生在武家,嫁在武家,所以我很清楚。不过,为了这个孩子,请您保证绝不能浪费性命。”

    说着,侍女福福把手里抱着的多闻丸递给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