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建德元年(1370年)十一月一日,摄南南的红叶已经过了最佳观赏期,枯色渐显。

    南军就像要驱逐最后剩下的秋天一样,向瓜破城进攻。

    正仪将近臣河野边正友、菱江忠元,以及义子篠崎正久、津田正信等将领召集到大厅。这时,赶着马出去探查的津熊义行回来了,慌慌忙忙地走进大厅。

    “大人,南方有一千多名骑兵,飘扬的菊水旗是桥本军和田军,还有……非理法权天和菊水旗,应该是楠木军。”

    “什么……那一刻终于到来了”

    害怕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楠木军由楠木正澄和楠木正胜率领。

    “父亲、父亲,您怎么办没想到会和小太郎哥哥(正胜)战斗……”

    正胜的妹夫正信明显动摇了。对姐夫正久来说也是一样。

    对着这两个义子,正仪微微地点了点头。

    “嗯,马上向管领大人求救吧。区区千骑,如果幕府派大军前来,恐怕不得不撤退。”

    他当场承认了书信,于是派人去找京都的幕府管领细川赖之,以及驻扎在北和泉的细川赖元。

    接着,正仪把她们叫了过来。

    “女人们马上离开这个城堡,各自回家,或者躲在寺庙里。”

    “殿下(正仪)要怎么做”

    “我们会留在这里守城。”

    “那我也留在这里吧。”

    众人的嘴角都绷紧了。

    正仪大吃一惊,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脸。

    “你说什么你又不是楠木人,没有理由和我们一起留在这里。你带着正觉寺抽签村的母亲赶快逃吧!”

    虽然是正经的温柔,但被说成是外人的她们,脸上浮现出寂寞的表情。

    北侵的南军在瓜破城附近的寺庙里布阵。餐厅旁坐着身穿大短盔甲的大纳言、四条隆俊,桥本正督和田正武,楠木正澄、楠木正胜等人。

    “小太郎大人(正胜),虽然对你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但这是皇帝(长庆天皇)的命令。无可奈何。三郎大人(正仪)已经是敌人了。在此必须舍弃私情,讨伐他。”

    正武向正胜索要父亲的首级。

    正胜一瞬间露出困惑的表情,叔父正澄使了个眼色,缓缓点头。于是,正胜似乎也下定了决心,将脸转向总大将隆俊。

    “我已舍弃父子之情,愿讨伐逆贼,收复南摄津。”

    “嗯,这是天大的决心,我很期待。”

    “哈哈!”

    正胜低着头窥视着心情愉快的隆俊。

    这次出征,是出于对南朝的担忧。第一个是堺浦被幕府扣押。二是和泉的豪族倒向幕府一方。三是幕府的宇都宫氏纲深入进攻南朝的统治地区。

    强硬派的隆俊认为,即使再怎么勉强,也要攻打背叛者正仪,夺回南摄津,让世人知道南军还健在。

    另一方面,桥本正督虽然出阵,但烦恼着与正仪战斗。因为叔父从闻世(服部成次)那里传达了至今不变的君臣和睦的想法,但自己却没有完全消化。

    “主公(正督),主公……”

    在近臣大夫判官和田良宗的召唤下,正督才回过神来。

    “民部大辅(正督),你怎么了首先,要怎么攻下这座城……”

    四条隆俊一边用紧闭的扇子敲打着胸口,一边征求大家的意见。

    正督对着隆俊,双拳跪在地上进言。

    “大纳言大人,对方就是楠木正仪。我不知道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我想先切断军粮补给线,看看情况如何。”

    消极的意见,是出于自身的迷惘,以及考虑到正胜必须与生父斗争的立场。

    “有什么好软弱的,城内的敌人估计不到五百人吧。”

    正武对正督一笑而过,主张积极讨伐。

    意外的是,正澄点了点头。

    “和泉守(正武)说的,我同意了。我们楠木也要去讨伐。大将民部大辅大人不要进攻,要巩固后方。”

    正澄看向正胜,仿佛在说交给我。隆俊和正武对他的提议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在瓜破城,正仪召集诸将,围着地图说明战略。

    “无论如何都要撑到右京大夫大人(细川赖元)的援军到来为止。楠木军会从东边进攻,和田军会从西边进攻。大家都要致力于西边的防御。”

    筱崎正久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老爸,东方的楠木军怎么办”

    “我已经和四郎(楠木正澄)渡河了。四郎只是假装发动战争,并没有进攻城里。”

    正澄的想法通过闻世(服部成次)传到了正仪耳中。

    津田正信露出放心的表情。

    “原来如此。就是说我们不用和小太郎哥哥(楠木正胜)交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