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冬日时分,太阳总算愿意隐藏起自己的光芒,带给人们温暖而非炎热。

    无涯书斋内,传来此起彼伏的读书声。

    这是林土土正式开设的书斋,无需银两,附近百姓无论年龄大小想学便可以来旁听,书斋内分隔成六个不同的书室,便于教学。

    林土土选择把书斋从御事屋分离出来,选择在一处郊外一处靠山的竹林旁依着水流建成。场地空旷,可以除了学习书面上的知识之外,还建成了一箭武馆用来练习骑射箭术。

    书斋修建的简单而牢固,用山上的樟树木建成屋子,里面的桌椅练剑、弓箭等则从附近竹林就地取材,处处盈满竹木香气。

    不论日夜星辰,这里山清水秀,舒适宜人。

    若非公务需要,林土土都想在这里常住。可惜,她现在身居二职,公务繁忙。

    南方十一月,天气已经开始寒冷起来,这几日尤甚,嘴里都能哈出冷气来。

    书斋内,林土土正站在桌椅前认真授课。

    只见她身穿月白色长衫,衣襟袖口处是浓淡相宜的胭脂红,长衫外套了一件赤色披肩,用以御寒。讲到重点之处,她整个人的精气神专门调动起来,脸色因此开始微微泛红。

    “刚刚讲得其实便是我所著《农书》上的内容,大家课后针对自己的管辖领域的土地类型,出一份农学报告。”

    “报告内容很简单,只需写明你如何根据土地类型耕种,从晒种开始写到收粮,五日后交青阳。”

    台下坐着的学生们神情各异,有些面露难色,有些则跃跃欲试。

    九月初,林土土正式入职后向全天下颁布了《招农令》,这些都是被《招农令》吸引来后经筛选成功入选的学生。其中有男有女,有周国人也有楚齐两国的人。只要满足能够答对林土土所出试题,来者不拒。

    学成之后,这些人将被派往周国各地传授最先进的农学知识。

    “老师,我对您刚刚所讲的绿肥不太清楚。”

    “为什么在土地上种上绿豆、簧草等作物可以让贫瘠的作物变得肥沃?”

    一名身穿单薄灰青色秋衣的年轻女子起身提问道,她名叫昌意,是这里唯一一个女子。

    林土土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

    她一边说着,一边想着应该怎么解释可以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的认知水平。

    “昌意,你从小种田,如果土地贫瘠你们如何使其变得肥沃?”

    昌意眉头紧缩,嘴唇抿成一条线,认真思考着林土土提出的问题。

    “是用粪肥或者直接先不种。”

    台下,其他学生也纷纷附和。

    “没错,这样确实能够让土地重新变得肥沃。那、”林土土顿了一下,“当我们什么都不种的时候,土地难道自己就会变得肥沃吗?”

    “是杂草?”

    昌意反应迅速,只是语气有些不确定。

    “对的,很聪明。”

    “杂草其实也是绿肥的一种。但是我们用绿豆、簧草来种植荒地的话,不仅比杂草见效果,而且绿豆可用来食用,簧草则可用来喂食牲畜。”

    台下学生听完这两人的对话,恍然大悟,内心对林土土的敬重又再上一层。

    与此同时,他们也觉得有些羞愧,课上所讲的农学知识其实他们也有很多不懂。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勇气不耻下问。不像昌意,她身为女子,还不识字,但是却比他们还加倍用心。

    当然,这些学生不知道的是,正因为昌意不识字还是女子所以才更加要加倍努力。

    下课后,林土土叫上昌意一同在书斋中散步。

    “我听韦识说,你现在已经可以把国字学了一半了。”

    昌意走在林土土身旁,整整矮了林土土一个头,十分瘦弱。虽然她年届十八,但仍像个没有发育完成的小孩子一样。

    “能够认得那些字,但是有些字只能认识写不出来。”

    她低着头回答道,有些羞愧,她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好。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林土土半蹲下身子,牵起昌意的手鼓励着她。韦识跟她说过,有好几次看见昌意在书斋外的凉亭下借着微弱的月光,熬夜苦读。而且她早上还往往总是第一个起。

    “要多注意休息,道法自然。人会累会饿,需要休息,再正常不过了。”

    昌意抬起眼睛,望向林土土,眼神里闪着亮光。她的掌心,因为林土土的触碰,开始变得温暖。这是她握过的最温暖也最柔软的手。

    她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她很想说些什么表达自己对林土土的感激和仰慕,但她怕说出来的话词不达意,所有只能把所有的话咽下,坚定地点着头。

    见状,林土土没有再多说什么,把身上的披肩解下来系在昌意身上。

    见昌意想要拒绝,她又从怀中抽出一个布袋,要昌意把这个布袋交给周秋。

    “要等周秋把布袋打开看完你才能走喔。”

    昌意接过布袋,郑重地点点头。

    虽然还想把披肩递还给林土土,但被林土土拒绝了。

    “我现在要先去找韩公国,记得好好完成作业。”

    两个人分离后,朝着反方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