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着别人对自己的遭遇幸灾乐祸,西门庆笑而不语,这些傻X只看到自己被罚,却不明白其中的好处,单独补课,这是花钱也买不来的。

    秋游结束,最终还是西门庆赢了比赛,不过他却没有收两位老师的东西,而是将郑训导的砚台送给了孙教谕,将孙教谕的藏书转赠给了郑训导,顿时皆大欢喜。

    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陈、廖二人,他们的风头又被西门庆抢了,不过想到西门庆被罚以后不能再入县学,二人就又兴奋起来,日子终于要回到原来的轨道了。

    二人热泪盈眶的想到。

    孙元兴也不高兴,他在县学里本来就没有什么朋友,好不容易遇一个这么有意思的人,更重要的是以后自己再也吃不到外面街那些好吃的吃食了,没了西门庆这个大款,他的小金库可消费不起。

    郑训导也高兴不起来,本来他是有机会将西门庆收到门下的,这么一个年少多金,还会作诗的弟子可不好找,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跟着出名了!

    可惜下手晚了一步,被孙教谕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可就没了半点机会,就算现在撕破脸估计也是抢不过,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一场秋游下来,众人各有所得,西门庆看着吃了亏,实际却成了最大的赢家,算是不虚此行!

    当夜无话,第二日西门庆早早的就来到了孙教谕家,开门的仍是孙教谕的小孙子,今年十二岁,名叫孙元华,小名可有意思了,叫彘儿,大白话就是猪娃的意思,这也是古代人的通病,总觉得贱名好养活。

    就算是到了现代,老家名叫“狗蛋”、“狗剩”、“黑娃”之类的也不再少数,可见起名这种习惯是由来已久,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西门庆来得早,孙教谕还在吃饭,他规规矩矩的站在堂下等了半晌,并无不耐之情。

    他却不知道这也是孙教谕的考教之一,要知道这个时代天地君亲师,师徒的关系并不像后世那般随便,老师收徒,弟子拜师都是很隆重的,正是师择徒,徒亦择师,选不对老师可没有退货一说,拜师之后想反悔,那属于是大逆不道,跟儿子想换老子的意思差不多。

    看西门庆还算沉得住气,孙教谕颇为满意自己的眼光,这是一块璞玉,要让其成才,还要经过火烧石刻,那种日夜雕琢,看着一件珍宝在自己手中慢慢诞生的满足感,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当今天下还算太平,只是党政不断,新旧两党互相攻击,致使国事日坏,哲宗皇帝亲政以来,大肆启用新党旧臣,旧党中如苏轼、苏辙等皆被贬斥,连已经入土的司马光都没能幸免,被追去了身后哀荣,新党主张对外强硬,这些年一直用兵西夏,好在是胜多败少,民间一时还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