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卫晞和宗胥帮着宗成薇和苏浔把小孙女给照看到会喊皇祖父和皇祖母,便功成身退。

  收拾收拾行囊,果断离开皇宫搬到了已然如一个小城般繁华的桃源镇。

  几十年过去,桃源镇的房屋也经过了好几次修葺,整个镇子的规模也比建成之初往外扩张了不少。

  但最原始的桃源镇也完整保留了下来。

  不再崭新,但平添岁月气息。

  依旧是那座简简单单的宅子,明面上只住了卫晞和宗胥,以及小七小八和无欢罗生,暗地里保护的人且就不说了。

  不过在桃源镇,也确实要比在皇宫里更自在了。

  清晨在清脆悦耳的铃音中醒来,小小的赖会床,用过早饭后,要是想要散散步,出门四处皆景。

  小桥流水繁花似锦,荡舟湖上竹丛清幽。

  觉得无聊还有镇子中央专门建造的休闲馆,馆内风景绝佳,更兼具玩累怡情。

  有茶道香道和琴艺大家坐镇,能够焚香品茶听琴。

  有一曲天下动的舞道大家和曲艺大家,每日过去都能够欣赏到全大雍流行的最新歌舞和戏曲。

  更有一直都在增加的玩乐项目,比之尚京城内一直长盛不衰的江停苑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休闲馆也只是休闲的去处,人活着不管年少或者年老都要有一些事情来做。

  结果两人双双去当了镇上学堂的先生。

  除此之外,卫晞还准备把她和宗胥那六年出游的见闻给著成书。

  宗胥见状,不忍卫晞辛苦,也从旁协助。

  这下,两个人也不怕没事情干了。

  用了半年时间把《大雍游记》给写完后,卫晞又开始写她能着眼看到的大勇未来,甚至是自己这大半辈子的思想,都准备一一列于纸上,宗胥自然是妇唱夫随。

  卫晞写这些最开始都是一时兴起,写完后就直接派人送到了学堂和京城最大也是直属于皇家的书坊,就没怎么管过后续如何了。

  亦不知她那些对现如今的大雍来说亦有些朝前的思想和展望,改变了多少看到这份书卷的人的一生。

  **

  宗成薇和苏浔在休沐的时候会过去桃源镇探望自家父皇和母后,有时候还会赶上父皇或者母后在学堂讲学。

  桃源镇的学堂在这些年里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当年的五位被卫晞诚挚邀请到桃源镇里来的学问界的泰山北斗,陆琴风陆老先生,商湛商老先生,苏维坚苏老先生,齐书安齐老先生,秦鸢夫人,还有燕北青燕先生,现如今因为年迈已经不怎么教书,只在精力好的时候过去讲一次学。

  而每一次过去,用来讲学的容纳将近三千人学馆内都是无一例外座无虚席。

  现在成为学堂内先生们中流砥柱的,皆是他们的亲传弟子。

  学堂内现如今也不再划分女学,只有蒙学学堂,初级,中级,再到高级学堂,当初卫晞说过的那些话,到了现在已经算是完完整整的实现了。

  这里真的成了天下学子的圣地。

  每天都有不远万里前来求学的学子,只为进到桃源镇的学堂,能够聆听众多学问大家的讲学,进入收录了天下藏书的藏书楼。

  宗成薇和苏浔也听过悄悄听过好几次自家父皇和母后的讲学,有时候因为来听讲学的人实在太多,乔装打扮过来的两个人还是跟其他人一样站着听的。

  而每一次听完,两人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

  更别说来听讲学的其他人。

  卫晞的讲学并没有任何的局限,可以说天马行空,她想到什么,就会讲什么。